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可能的专业生活:教师与教学理论从疏离走向结合

发布时间:2017-10-05 01:21

  本文关键词:可能的专业生活:教师与教学理论从疏离走向结合


  更多相关文章: 专业生活 教师 教学理论


【摘要】:教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学又是充满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因而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才能保证教师以一种正确的、合宜的、恰当的行为去从事教学活动。教师反思需要具备自主意识及反思的能力,它需要借助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支持。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能够把自己的反思性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走向良性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专业生活 教师 教学理论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学充满挑战性与不确定性,因为教学的问题永远不会消失,教师据此而采取的教学行为因而是境遇性的、非完全规定性的,需要不断地通过反思性的研究进行磨砺和追问,不断地审视其合宜性和恰当性。“很少有教育学的问题能够当场或一夜之间就能消除。相反,我们必须学会与这些情境相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世艺,丁小明;论教师的知识权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2 孟照海;教师成长袋在教师评价中的可行性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8期

3 马凤龙;刘洪蕾;;透析教学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6期

4 武云斐;;试析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10期

5 朱桂琴;;论课程意识观照下的教学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10期

6 李政云,欧阳河;从教育类型划分谈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4期

7 周明星;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5期

8 肖化移,胡小桃;个人就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作为[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0期

9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利;;试探高等教育研究系统的创新[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于春玲;卢立峰;;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钟瑛;;试论邓小平利用外资思想及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实践的指导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金瓯;;“用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学解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魏良婷;;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解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龙;金融国际化效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10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静;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审视[D];湖南大学;2007年

3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左林华;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教师同伴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良刚;论熟练型教师的专业提升与自我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丁立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8 胡林英;论生活与德育目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尹力;体制转轨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澄清;谈谈教研组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2 B·A·苏霍姆林斯基 ,董友 ,刘启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3 傅梦祥;;湘潭县订阅《湖南教育》两千余份[J];湖南教育;1981年10期

4 徐敬礼;宿县曹村区教育组充分利用《安徽教育》等刊物指导工作[J];安徽教育;1982年11期

5 ;有六种教育力量同时对学生施加影响[J];天津教育;1982年12期

6 ;我们是怎样进行集体备课的[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年04期

7 贺星庚;;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J];湖南教育;1983年05期

8 李旷;潘源琛;;简论教师的心理挫折及其管理学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9 ;对打破“大锅饭”的几点认识[J];人民教育;1984年11期

10 于昭和;;校长怎样抓好期末阶段的工作[J];天津教育;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敏;曲越香;王丽凤;;教师进修院校办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王树青;;教师角色与角色冲突及其解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张汤杰;陈国宏;刘红斌;;动物生理学网络课件的开发和运行环境[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蔡国雄;;以教师为本 抓好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务[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阴广卫;;计算机课件“DIY”[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建业;;“以常态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研修,促进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一种基于校本的研修制度的实验介绍[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崔文顿;于东红;;教育叙事研究综述[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蔡丽煌;;民办高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探讨[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安雪慧;;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工作激励[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钟伟;北师大科研津贴优劳优酬[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江苏省兴化市下圩乡教管办 成锋;信息技术“四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柳民举;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现象透视[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中国银行与北京大学开展全面合作[N];科学时报;2000年

5 记者 田丽;银行纷纷“下注”高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记者 俞路石;安徽中职教育改革瞄准农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李让恒;郴州财政“天平”向教育倾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金志明 李伦娥 谭南周 柯昌万;中小学教师爱读书在读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记者 张真弼;湖北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开创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冬蜜;英语课堂的口语错误处理[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费建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许延礼;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姚继军;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巧云;澳门私立中学教师延续培训的问题与改革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晓燕;教师教学哲学的叙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10 徐冰鸥;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73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73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