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大学生评教中的文化冲突

发布时间:2017-10-10 03:03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评教中的文化冲突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评教 文化冲突 大学治理


【摘要】:大学生评教制度作为一种质量保障机制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到21世纪初才在我国大学中普遍推行,但在实践中却屡屡遭受"学生消极参与"的冷遇。经过比较分析后不难发现,学生评教制度在中国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冲突,它不仅表现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表现为大众消费文化与学术精英文化的冲突、行政主导文化与学术本位文化的冲突以及平等主义文化与权威主义文化的冲突。而协调文化冲突的根本出路是采取"共治主义"立场,构建大学治理文化,实现教、学、管三方利益的平衡,如此才能较好地解决大学生评教中的一系列难题。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大学生评教 文化冲突 大学治理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13JZDW004001)
【分类号】:G642.0
【正文快照】: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担忧①,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推行学生评教制度。但在实践中,学生评教制度却屡遭到“学生消极参与”等难题②,这引发了人们的深思③,并多方寻求对策④,但始终治标不治本⑤。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燕婷;;美国大学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2 黄桂;;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评教系统双重失效原因探析——基于某部属重点高校大学生评教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1年06期

3 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年01期

4 魏宏聚;刘梦;;高校“学生评教”研究述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秦国柱;;课堂教学评估:学生有话要说[J];大学(学术版);2011年05期

6 周继良;;核心与附加指标的统一:加拿大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精髓——以曼尼托巴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7 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8 罗清旭;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01年01期

9 赵惠君;耿辉;;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1期

10 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清秀;;学生评教行为因素统计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马波;曲福华;史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辅修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席章营;;高等学校专业课学生评教调查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冉红梅;;试行学分制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5 裴广为;陆铭;;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创新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6 孙菁;;论组织视角下的院校研究本土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7 宋立新;包锡妹;赵雷;;构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9 王保星;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教师工作业绩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10 顾美玲;;协调公立与私立高校的关系,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美国的实践和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川;张吉善;刘洋;;大学吸引力竞争优势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2 贾学渊;徐丽丹;孙海明;张学龙;孙冬淋;陈峰;白静;傅松滨;;多种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程灵;二战以来美国对英国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刘慧;基于PLS-SEM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利娟;基于个案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跃梅;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刘燕;公共治理视野下的民办高校管理[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萌;我国高等学校课程领域的消费主义倾向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兴真;我国高校师资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丽;美国文理学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双;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亚南;我国普通高校发展定位趋同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蓉;基于受益人视角的学生评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英杰;“预录取”模式自主招生的实践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1期

2 陈晓端;美国大学学生评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刘忠学;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林杰;;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运动的历程、理论与组织[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5 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6 蒋凯;;大学认同危机的人文反思——评比尔·雷丁斯的《废墟中的大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7 张丽娜;;高校学生评教的认识与实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于建军;张帅;赵嵩颖;;学生评教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刘子龙;谢玉爽;;学生评教的发展与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02期

10 黄晓星;;“学生评教”意欲何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海纵;[N];市场报;2003年

2 屠建平;[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孙玫璐;职业教育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露君;中美高校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军;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菊香;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刘妙龄;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何云辉;高校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6 蒋剑波;大学生评价教师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陶莎;利益相关者视野中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余吉生;试论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俞启义;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屈琦;;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J];青年探索;2006年01期

5 陈永清;陈春花;黄嘉涛;;论六西格玛管理中六西格玛文化的构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陆小黑;;传统武术——鉴别中、西体育文化差别的杰出代表[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3期

7 谢传惠;;从电影《刮痧》看跨文化交际[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8 李思明;余辉;谢新华;;从文化社会学视角看电影《通天塔》的文化冲突[J];民族论坛;2008年03期

9 黄济群;;浅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的冲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天元;;从文化差异看国际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泽意;;大学治理的逻辑与性格[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周光礼;朱家德;;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国际比较与策略选择[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何星亮;;略论社会-文化冲突的几个问题[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冉;;大学“章程”辨析:基于大学治理的分析[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莫于川;黄鑫;;大学章程的非典型分析——兼谈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定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6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7 赵宁;;多元文化到跨文化——由法国政府驱逐罗姆人事件引发的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罗剑;;文化冲突中的布依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9 陈晓春;湖南大学《社会和谐治理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课题组;;政府和NGO的文化冲突及调控[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10 潘松萍;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解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长坤;经济全球化当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N];光明日报;2002年

2 齐涛;文化冲突与我们的选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范玉刚;是文化冲突还是宽容谅解[N];学习时报;2010年

4 高云;钟琴;外企文化冲突中的HR管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5 秦晋;输出管理中的文化冲突[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邹海仑;《爱妻》:民族大熔炉中的文化冲突[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王武钢;在文化冲突中前行[N];市场报;2008年

8 上海 殷国明;跨文化:文化冲突更扣人心弦[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王群依;正视建筑企业改制中的文化冲突[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车晓蕙 郑天虹 赖雨晨;粤普之争 折射社会变迁下的多元文化冲突[N];西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晓骊;文化冲突与词的演进——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来金;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6 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爱东;在华跨国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晓辉;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峰;跨文化管理冲突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杨照;伊莎贝尔·阿切尔:在文化冲突中实现自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康秋燕;JDBS公司(韩资)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晓燕;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睢俊香;青岛朗讯公司的跨文化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周征;对美国孔子学院中跨文化交际模式的调查与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福;《戴西·米勒》中的文化冲突[D];河北大学;2004年

8 纪莉;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适应过程与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刘淑娜;论HIP-HOP运动中的文化冲突与控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赵艳;中外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3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03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