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内涵、关系与环境

发布时间:2018-01-05 20:01

  本文关键词: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内涵、关系与环境 出处:《江苏高教》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 跨学科组织 生态系统


【摘要】:文章基于生态学视角,运用移植、隐喻和系统分析法,阐释了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内涵,分析了系统中各研究单元(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科、团队或个人)间存在共生、共栖、竞争的共同演进生态关系,阐述了由种子、适宜的条件、催化因素和自我发展等配套机制构成的大学跨学科组织系统生态环境。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 using transplantation , metaphor and system analysis ,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 s cross - 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 ecosystem , and analyses the co - evolution and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earch units ( disciplines , teams or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 in the system , and expound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niversity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seed , suitable condition , catalytic factor and self -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研究生处;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教育研究室;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
【基金】:第三军医大学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高校生物医学交叉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0A09)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跨学科组织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成为当前大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与管理实践却面临重重困境。究其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常常忽视跨学科组织系统的生态属性,缺乏对大学学科组织内在规律及其外在环境的认识与把握。对此,笔者试图从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莹;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模式与建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炜;王晓丽;;对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专业建设中交叉学科知识融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俞涛;王道平;张高明;黄桂芳;屈姝存;;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3 蔡箐;;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4 张燕玲;;云南州市本科院校组织结构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赵泽凌;;大众化背景下教学型高校学生组织结构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谢斌;人类管理活动的生态内涵[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陈寿根;;高职院校行政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艳辉;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经济理论新解[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9 李玉杰;;生态位视角:继续教育定位研究[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10 孙薇;冯小革;;把握研究型大学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完善基层组织结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志峰;;现代服务业企业竞争研究:企业生态位视角[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长征;国际陆港作用机理与布局规划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赵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何培英;高等海洋教育生态及其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秦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学研联盟中企业动机与绩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申恩平;企业群落演化路径与厂商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赵晓春;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代芳芳;大学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凯颖;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服装品牌规划与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邢桂芳;我国“985”高校教授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翔;俄罗斯创新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宇;高等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向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困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咏梅;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寿德,李垣;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2 隋延力;李峥;董春阳;张秀云;;高校学科梯队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04期

3 许慈晖;;论学科方向建设内涵与凝练原则[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4 文洁;;抓住学术队伍建设关键 努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基于重庆工学院重点学科学术队伍状况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5 马春龙,孟冬妍;企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复合机制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2期

6 王梅;陈士俊;王怡然;;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周美芳;朱方长;;试论学科核心能力对学科建设的战略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闫安,达庆利;企业生态位及其能动性选择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唐华生;;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潘云鹤,顾建民;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贵华;薛天祥;;大学学术生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2 翟亚军;王战军;;基于生态学观点的大学学科建设应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12期

3 于立君;刘胜;田浩;肖模昕;于鑫;;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对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影响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4 吴自任;;关于大学利用私人资本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03期

5 李玉民;;试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6 肖淑芳,苏宁;美国大学的组织与管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沈忆勇;新时期加强大学师德建设的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陈长明;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芮国强,邱鸣;大学知识管理中的观念创新[J];江苏高教;2001年05期

10 李菲;浅析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学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王连森;;办学资源的产权分析:一个拓展产权经济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构想[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组织视野中的大学管理制度创新[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庆英;张英;褚伯贵;张鹏;;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有年;;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创新发展之路——加拿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6 陈继会;;大学:城市智慧的心脏[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曲文洁;;远程多媒体教学在美国高等院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9 陈士俊;柳洲;;异质性知识耦合与产学合作的内在机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郭广珍;;中国大学治理:激励、承诺与约束[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廖申展;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点滴;大学有限 网络无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北京师范大学 王英杰;圆世界一流大学梦 热情投入之外还需要什么[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翻译 张宁;Profession的未来或无条件大学[N];文汇报;2002年

5 记者 张小军;哪些大学文凭可靠[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张海戈(清华大学基地与规划办公室主任) 龚克(清华大学副校长);大学应注重学科集成综合[N];科技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伦娥;大学里我们少学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程耿东;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该怎样走[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记者 郑蓓蓓 实习生 张渝;扩招 更多人圆了大学梦[N];重庆商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高慧斌;中国的大学是什么样的?[N];辽宁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军;基于生态位原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黄磊;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李芬;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枭鹰;大学学科发展规划生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彬;中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郭燕霞;大学融入产业群[D];山西大学;2005年

7 陈婵;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的系统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郑贵华;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苏红;学习型组织视野下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熊磊;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及其建设策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4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84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8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