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18-01-11 08:03

  本文关键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校企合作 非师范生 创业实践 教育体系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校企合作这一研究视角,来积极探索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完善与发展的新路径,以期能对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actice system of Non Local Normal Colleges under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researc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s irreplaceabl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path to new places the non normal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actice system consum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鞍山师范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师范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2008GH02)
【分类号】:G657
【正文快照】: 一、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的意义首先,有助于解决非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另外,加上历年待就业的学生600万人左右,全年需要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建云;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5年2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陆海;折沂;贺淑萍;;与企业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初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刘飞舟;;T-TEP项目: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成功范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英健文,蔡立彬,崔英德;高等工程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曹荣誉;对高等教育构建发展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年04期

4 冯俊强;高职开展“订单教育”实践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院校企合作项目蓬勃发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刘阳春;李兵;;基于利益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探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1年04期

3 ;“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如何落地(二)——访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局长、研究员刘铸[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7期

4 陈乃启;;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5 储智鹏;;基于需求导向的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6 刘广华;;关于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新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7 韩多妮;;全景式教学:一个班级就是一家公司——海航集团、北大资源学院举行校企合作授牌仪式[J];新华航空;2011年07期

8 任波;李环;梁爽;;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9 车承军;路晓鸽;;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03期

10 ;我院与加拿大达内IT培训集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徐俊波;王德才;于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何培玲;张兴丽;;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韩喜秋;;对校企合作培养农经人才模式的思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赵兴太;郭晓燕;;新形势下研究生与企业合作管理模式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程韧;平子良;;探索校企结合模式,建设一流工程教育训练基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孙运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东宇;;培养创新人才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高等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齐鲁技术市场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榴;李理光: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N];中国汽车报;2005年

2 盛晓明 沈林;江西理工大校企合作推动有色行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潘春燕;台州校企合作论坛昨举行[N];台州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潘春燕;校企合作谋双赢[N];台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杨菁;政校企合作共建研究院[N];广东科技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彭国平;校企合作促硅产业发展[N];乐山日报;2008年

7 董静 邱毅;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N];闽西日报;2008年

8 记者 孙铁军 通讯员 冯燕芹 张成义;支付宝解了港城校企合作之困[N];连云港日报;2008年

9 宗文;校企合作求双赢[N];中国工商报;2009年

10 汪书路;武汉科技学院校企合作结硕果[N];中国纺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志;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向河;我国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王东红;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柏晶;校企合作举办高等学校的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杏;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及策略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吴勇;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胡玲琳;试论我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蒋茂东;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刘松;校企合作型独立学院的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8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08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