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本:性别视角下的审视

发布时间:2018-03-05 22:33

  本文选题:社会资本 切入点:就业 出处:《人口与发展》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教育长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求职就业中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社会资本存量、尤其是自致性社会资本存量并不低于男大学生,她们对于社会资本的利用程度也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社会资本对男女两性就业的影响体现出明显差异。相较于女性,社会资本对男性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刻板化的性别意识会阻碍社会资本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从而难以缩小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
[Abstract]:Using the data from the China Survey and data Center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China Education Long-term tracking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college students' job hunting and the gender difference of their action mechanism. The stock of social capital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those of self-motivated social capital,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ir use of social capital is not weaker than that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but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employment of men and women is obviously different. Social capital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ale employment. Stereotyped gender consciousness will hinder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o it is difficult to narrow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基金】: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11XNE015)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云华;应若平;;从教育公平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蔡昌淼;;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戴明清,王克黎;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4 胡振京;;性别视角中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摭探[J];教育科学;2009年03期

5 马帅旭;;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运用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淼;王岩;;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的相互影响[J];理论与改革;2010年04期

7 向冠春;刘娜;;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嬗变[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8 朱以财;;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地区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3期

9 文东茅;;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岳昌君;;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德阔;;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钱锐;;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研究生就业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刘文华;;陌生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构[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4 陶艳梅;景琴玲;;对新形势下本土化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的认识与反思[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5 李长健;孙婧;;基于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6 王红光;邬家峰;;社会资本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郭玉亮;;试论新时期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8 余蕾;;化解乡村集体行动困境的社会资本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9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10 苟天来;左停;;农村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富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三大宏观视角[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淑娟;牛甫;;消费信任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陈雪玉;;社会资本视角下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进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刘文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妻子与新农村建设[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蔡潇彬;;加强政府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治理变革进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燕继荣;;构建民主和谐社会,需要投资社会资本[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8 李劲;;京津冀社会资本协同发展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杨萍;;浅析农村社区发展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特点及规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静雅;胡荣;;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谢名一;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7 高映红;基于核心企业的集群网络式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裴志军;社会网络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田经q,

本文编号:1572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72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b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