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略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大学精神

发布时间:2018-03-17 18:50

  本文选题:大学精神 切入点:王国维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个大学必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有较长历史的大学,必有其传统和精神。一个大学在其历史上曾提出或出现的学术理念,是这个大学重要的精神资源,注意开发这些资源,诠释、宣传这些理念,对大学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件具有根本性的工作。早在清华学堂建立的前几年,王国维就在其《人间词》中发出了"殷勤唤起,大地清华"的召唤,预
[Abstract]:A university must have its own culture, a university with a longer history must have its tradition and spirit. The academic ideas that a university has put forward or emerged in its history are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resources of this univers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resources. Interpreting and propagating these ideas is a fundamental 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As early as a few year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ang Guowei issued a call for "arousal, earth Tsinghua" in his "ci on earth".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国学院;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飞;;王国维与陈寅恪为学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刘克敌;;王国维与陈寅恪治学理念与方法略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3 孙永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谈陈寅恪“续命河汾”之志[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陈寅恪:论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J];同舟共进;2001年03期

5 张寅彭;;“三纲六纪”与独立自由意志——试释陈寅恪先生的思路[J];书屋;2007年05期

6 郭德茂;读书问学鐩我们与大师的出入[J];神州学人;1997年06期

7 刘亚敏;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8 郭现军;;王国维与陈寅恪国民性思想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9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朱璋龙;创新·独立·开放——面向WTO,中国大学需要的精神[J];教学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莉如;;王国维与心理学[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5 翟广顺;;王国维译介西方教育学说的嬗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罗惠缙;;王国维“以诗补史”的诗学阐释[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莉如;;第六章清末译自西方的心理学著作——评介王国维与他的心理学译书[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8 卢善庆;;梁启超与王国维、蔡元培社会功利观比较研究[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邹振环;;上海东文学社与南洋公学的东文学堂[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梦溪;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慕岳;高山抑止论大师[N];固原日报;2008年

3 孙逊;与大师面对面[N];光明日报;2006年

4 肖擎;大学精神之上的精神[N];长江日报;2005年

5 谢和平(作者为四川大学校长);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6 顾玉平;谈谈大学精神[N];南通日报;2007年

7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涂文涛;努力培育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8 记者傅继红;四校长纵论大学精神[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9 胡虹娅;大学精神的放逐与高校高层的两难[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青岛大学校长 徐建培;培育新世纪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汪振军;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D];河南大学;2003年

7 宋承祥;教育结构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涛;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景观的人文营造[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晓云;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翠飞;古代书院的大学精神及其现实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美艳;论大学校训之价值[D];江南大学;2008年

5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田起香;论现代大学形象及其塑造[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洁莉;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精神的培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牛冬梅;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悲剧意识[D];清华大学;2004年

9 祖霞;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瑞;试论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6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26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