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协同创新的大学知识产权管理
本文选题:协同创新 切入点:产学研合作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大学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引导大学科研加强协同创新的力度。学术论文、专利等形式的知识产权是大学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恰当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平衡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利益,激励创新行为。在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面向协同创新的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建议。
[Abstract]: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real productive forc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form of academic papers and patent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 proper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can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d current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iented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防专利局技术基础研究项目(X11AD-009)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委托课题(2011-15)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敏祥;袁木棋;曹耀艳;钱晓峰;;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06期
2 冯晓青;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J];知识产权;2003年06期
3 周竺,黄瑞华;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及协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1期
4 郭秋梅,谭晓宁,叶青峰;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朝晖;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6年02期
2 谷贤林;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赵博颉;从硅谷的成功看产学研合作中大学与科技园的关系[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黄志亮;新世纪呼唤“三学会”和“三教会”──大学生学习理念和高校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5 刘凡丰,徐辉;重点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为谁服务?[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4期
6 王德广;西方综合性大学学院制管理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孙玉萍;合并高校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8 王华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9期
9 廖梅;西方主要国家侵犯著作权犯罪种类论析——兼谈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许宏;从“硅谷现象”看我国大学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角色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王成军;基于TH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魏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7 冯庆斌;基于群落生态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秋容;虚拟研发组织知识产权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胜昔;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黄陈冲;校企联盟: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常正霞;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湘宁;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铮阳;对我国高校在竞争环境下引入营销战略思路的探讨[D];华侨大学;2003年
7 李峰;大学科技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林琳;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环境保护中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何健;论大学的开放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殷慧;论大学教师投身教学[D];湖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峻,谷口规矩雄;日本大学图书馆期刊价格上涨对策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5期
2 刘浪;唐海军;陈仲君;;Shapley值在动态联盟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2006年06期
3 汪利兵;徐洁;;英国RAE大学科研评估制度及其对大学科研拨款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郝海,郑丕锷;基于Shapley值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利益风险分配机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范在峰;论知识产权法律对技术创新的功能[J];科技与法律;2002年04期
6 郭洪波;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1期
7 江旭,高山行;中国高校专利战略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1期
8 顾建民;大学职能的分析及其结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9 雷朝滋,黄应刚;中外大学技术转移比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5期
10 赵敏祥;袁木棋;曹耀艳;钱晓峰;;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强产学研合作 精心培育创新创业人才[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2 ;中国科技大学专场对接产学研合作[J];安徽科技;2011年06期
3 ;我校2011年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展区受好评[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易泽莲;黄莉;;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集聚培养人才[J];泸州科技;2011年02期
5 邢佑川;;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激励制度刍议[J];经济论坛;2011年05期
6 刘娟娟;;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7 于响生;;普通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8 屈家安;刘菲;;行业特色大学产学研合作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8期
9 ;吉博力——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式启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9期
10 谈应权;沈周高;;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动力因素的分析与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葛镇;;努力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大平台[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李莉;;高等工科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探讨[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3 李炎锋;李明;王玲;汪海燕;;教学基地建设结合产学研合作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益才;;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冯玫;;亚太国家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与河北省模式选择[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黄布毅;王占波;胡炜;代振华;;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探微[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陈劲;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8 陈劲;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水志国;郭炜煜;;论我国高校董事会制度创新中的几个误区和原则[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张百水;;加强技术创新 加速成果转化[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s,
本文编号:1647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4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