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应有之义
本文选题:礼仪教育 切入点:学校文化建设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文化一般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
[Abstract]:Positive school culture refers to the specific spiritu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school. It takes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extracurricular cultural activities as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campus as the main space. A group cul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pirit of the campus. School culture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four cultures: conceptual culture, institutional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behavioral culture.
【作者单位】: 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丽;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张丽丽;大学生伦理礼仪教育初探[J];教书育人;2000年18期
3 朱燕;礼仪教育在高校道德文明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李树青,甘玲;礼仪教育: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11期
5 邓洪健;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张洪林;礼仪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魏国华;徐建章;黎晓玲;;初中班级德育活动开展民族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Z1期
8 王贺兰;;东西方国家礼仪教育的不同特点及借鉴[J];教学与管理;2010年17期
9 王蓓;试论高校进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李冬梅,库尔马别克;加强礼仪教育 提升大学生基本素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良才;;礼教传统与当代青少年的礼仪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2 郑宏;;和谐社会要求强化大学文化的包容性[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颖;张宗荫;;试论高等教育学会在和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为[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付兆佳;;大学文化同质化倾向及对策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周坚;;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苑素梅;滕晋;;以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为基点 深入创新高校两课教学[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张祥云;魏建国;邹庆国;;聊城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颖;礼仪教育进校园[N];鞍山日报 ;2008年
2 姜国忠;大学生要补上礼仪教育[N];光明日报;2002年
3 罗金芳安定区东关小学;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礼仪教育[N];定西日报;2009年
4 姜国忠;高校礼仪教育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5 中央财经大学 黄明伟;礼仪教育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许立群;中华礼仪之活[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赵秀红;“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学校文化建设”论坛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李美;“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学校文化建设”论坛在京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9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 葛晨虹;德性素质教育从礼仪开始[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 葛晨虹;德性素质教育从礼仪开始[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吟年;礼仪教育的资源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洋;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宗源;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超;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思考[D];南昌大学;2009年
5 张琼;苏州星港学校培养学生现代教养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贾朝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徐秋梅;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礼仪修养提升的路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海波;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丙良;论中国大学文化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赵德睿;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8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4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