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科研引力模型构建研究
本文选题:科研管理 切入点:科研引力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研团队中科研人员间的合作是基于科研引力而产生的,这种引力来源于实现个人科研目标的预期,该预期主要受科研质量、科研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相互间对这些因素的了解与信任的影响。在科研引力的作用下,科研团队形成了不同的层次结构。在科研团队成长过程中,科研引力的变化将导致团队结构的变化。
[Abstract]:Cooperation among researchers in the research team is based on scientific gravity,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expectation of achieving individual scientific research goals, which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quality, goals, and valu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fluence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on these facto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grav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form different hierarchies. Changes in scientific gravity will lead to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m.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
【基金】:重庆邮电大学青年基金项目(A2009-55) 重庆市教委项目(KJ110534)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宗恩;;领军人物与跨学科研究团队合作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6期
2 苏娜;陈士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研团队成长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3 刘跃;胡小磊;;基于快乐指数的“个人 团队”动态匹配模型研究——以科研团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5期
4 王怡然;张楠楠;;高校创新团队互动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5期
5 蒋文宁;陈振中;;论科研团队内部的冲突管理[J];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寒;夏文汇;张冬梅;;项目驱动下的高校自发型教研团队最优收益分配机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2 曹志勇;柳海梅;;企业研发团队领军人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8期
3 贺志荣;;组建科研团队应考虑的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1期
4 李霞;刘国新;;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1期
5 张志生;张健;曹献飞;;基于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6 文海波;;团队内部冲突研究与解决方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4期
7 吴金华;郑桂茹;张月辰;;基于“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的科研团队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年02期
8 杨林;;产学研一体化视角下财经类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肖海;;论互补增值原理在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的应用[J];黑河学刊;2013年10期
10 林雅英;;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艳华;高校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与学科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和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霞;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行为模式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钱志强;体育科研团队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辛;自组织团队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马莹莹;高校科研团队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于兴悦;基于自组织视角的乡镇政府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李翠娜;基于未确知测度的产品研发周期优化能力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贾红凤;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静;创业型大学组织特征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贺玲;科研团队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金;中医药研究重大疾病科研团队现状和问题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刘琳;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10 林琳;高校科研团队成长影响因素及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怀明,冯文武;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2 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陈惠雄;吴丽民;;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蔡秀萍;;揭秘领军人才素质[J];中国人才;2007年07期
5 刘跃;王玲;;员工快乐指数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6 孙海法,伍晓奕;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的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7 詹延遵;凌文辁;;基于人与团队匹配的招聘模式[J];经济论坛;2006年20期
8 陈忠卫;团队管理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9年08期
9 孟晓斌;谢小云;;团队模式下人力资源选拔理论与方法的改进——基于“个体—团队”匹配视角的分析[J];技术经济;2006年11期
10 韦佳培;吴洋滨;;高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机理探析[J];价值工程;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华林;熊菊敏;;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科技广场;2009年02期
2 邓华;;浅谈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3 艾术林;;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8年03期
4 彭云;王伦安;;从团队管理基本特征看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化与激励[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年05期
5 高海燕,赵时亮;论高等院校的虚拟科研团体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6 吴卫;陈雷霆;;谈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与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1期
7 刘长颖;傅利斌;;高等交通院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黄海;;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瓶颈突破[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9期
9 魏军;;大学竞争视野下的科研管理及其构建[J];教书育人;2008年15期
10 张树娟;梁工谦;;基于团队导向的高校科研激励方案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波;;转化医学时代下的科研管理[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何士大;;科研管理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何士大;吉训明;陈凌;张新胜;吴燕川;苏结;丁秀娟;王蓉;;科研管理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闫雪冬;陈瑛;钱文彩;于新颖;张焕萍;;回顾科研课题十年之概况浅析科研管理有效之策略[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赵中洲;时云;郭莹;;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6 魏海燕;郅艳;李晗;;基于军民融合视角的国防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估体系建设[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夏梅;高德海;徐洁;张侃;赵玉忠;潘志峰;马鲁豫;单秋荣;李胜;;国外科研评估体系分析及对我国科研管理的启示[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8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9 江增辉;;高校创新性科学研究的疑惑:协同作战还是孤军奋战?[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杨晓红;徐刚;;强化科研管理中的几点思考[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报业集团驻穗 吴勇加;赴美招才86人确定来粤[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刘莉;环境系博士生论文获ES&T2009年度最佳论文奖[N];新清华;2010年
3 记者 滑翔 肖意 张苹 杨丽萍 郑向鹏;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 全力打造人才宜聚最佳城市[N];深圳特区报;2010年
4 记者 雷辉 实习生 佘宗明 通讯员 张其明;首批创新科研团队最高资助8000万元[N];南方日报;2010年
5 陶敦普;人才邂逅东莞 将从偶然变必然[N];东莞日报;2011年
6 黄观平;广东重新领跑的关键在人才[N];东莞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瑞昌 通讯员 丁姗;苏州大学开创科研团队育人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记者 路平 通讯员 杨红宇;华南师大有了首个国家级科研团队[N];广东科技报;2009年
9 吉首大学 申绪湘;高校科研团队 不宜“近亲繁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王瑞军 通讯员 蔡巧怡;燕大:国家重项科研团队当“凤头”[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俊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全利平;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赵阳;中国国家运动队科研团队运行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许刚;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分析与优化[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韩国元;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钱志强;体育科研团队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李霞;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行为模式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孟太生;科研团队领导行为及其影响团队效能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燕京晶;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赵丽梅;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彤琳;文物保护科研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2 胡崇高;在信息管理系统(MIS)平台上进行医学科研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赵柳村;基于激励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21”科研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张惠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武福;云南大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0年
6 吕红芝;基于学习型组织的高校协同化科研管理结构设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费斌;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姚美琴;高中学校科研管理的发展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曲蔷薇;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毛慧玲;企业医院科研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9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4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