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现路径
本文选题:高校 切入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进而转化为社会各群体成员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话语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建设,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现。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fers to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the members of various social groups, which are transformed from the abstract of the theory to the concrete of the theory. And in practice to develop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train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socialist cause,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incumbent upo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nks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enrich the discourse content of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e the form of Marxist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and to push forwar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琴芬;;高校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2 邱云;;关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04期
3 孙玫;文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分析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4 李游;;论隐性教育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运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林宝唐;;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4期
6 王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J];理论月刊;2010年11期
7 李冬华;;略论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4期
8 王向阳;徐建龙;;“青马工程”: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占全国近九成——2008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达两亿元[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3期
10 石建国;刘林;;在高校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学理论;2010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3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应会君;;关于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特色化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雅君;;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为例[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7 安怡;冯文全;徐安兴;;高校无形资产的内涵及其保护管理对策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秦红岭;;试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北京联合大学纪委课题组;;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在治理商业贿赂中的职能作用研究[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10 方小丽;徐广军;张腊梅;李晓林;;浅谈我国高校政府采购中仪器设备采购存在的问题[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高校创建工作年年上台阶[N];安徽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鲍道苏 李燕铭;让高校有更多自主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柯昌万;陕西严禁高校“双轨”收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范绪锋;让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吴长亮;高校自主招生难“自主”[N];解放日报;2004年
6 记者 应丽斋 张敏 见习记者 郑炜君;对接 沟通 合作[N];嘉兴日报;2005年
7 李丹 马小宝;天大科技综合实力名列高校前茅[N];科技日报;2000年
8 记者董洪亮;高校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之一[N];人民日报;2002年
9 李安方;大学扩招的背后[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旭光;高校竞技成长的烦恼[N];中国体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红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泽娟;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雪惠;论生涯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校生涯教育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步德胜;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智萍;高校发展性学生评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黎胤;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刘蓓蓓;重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舒慧东;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知识管理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玉梅;高校生命教育内容及路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安波;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6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5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