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维度
本文选题:高校 + 马克思主义 ; 参考:《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06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内在的逻辑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目的所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马克思主义接受规律,从"授者"、"受者"、中介三个维度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
[Abstract]:Marxist localiza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essence of Marxism practice , and Marxism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Marxism ' s own development . Marxist popular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Marxism ' s own development . Marxist popular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and purpose of Marxism .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0JD710063) 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探索——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重构问题研究》(L11AKS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霞;唐桂莲;亓慧坤;;理论魅力在“大众化”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育教学目的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2 刘慧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政治课教学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年02期
3 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4 孟英;王舵;;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1期
5 熊钰;;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6 李福杰;王彩华;;关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陈东海;;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谢广斌;毕东祥;戴宗瑞;;“大众化”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9 程永锋;;对高校“两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10 黄理稳;;高校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子亮;;充分发挥研究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推进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2 万华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需要激发机制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牟方秀;熊召友;;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4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6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应会君;;关于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特色化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雅君;;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为例[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10 安怡;冯文全;徐安兴;;高校无形资产的内涵及其保护管理对策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教研会在师大举行[N];贵州日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占安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召集人 南开大学教授 逄锦聚 教育部党组成员 副部长 李卫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雷声;统筹协调 形成合力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3 苏琳;关注高教“大众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N];经济日报;2004年
4 刘效仁;大学生就业须大众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鸣琦;大学生就业开始走向“大众化”[N];陕西日报;2003年
6 邓福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7 ;不断发展进步的新中国[N];天津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正元;首都高教:昂首迈向大众化[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山西财经大学 张文华;教师是上好“原理”课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闫胜平;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明;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矛盾[D];南昌大学;2008年
3 赵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问题探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文达;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立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保障探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王秦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徐雄伟;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耿建峰;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肖红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泽娟;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89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8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