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现存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8-05-15 22:44

  本文选题:西部高校 + 高层次人才引进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摘要】:由于机制设计上没有把好考察和考核关,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经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此,应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考察和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挖掘引进人才的科研热情和潜力,以有效提升西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效益。
[Abstract]:Due to the lack of good investigation and examina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 level talents in western colleges often makes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effect . In this regard ,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 level talents , to stimulate and excav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nthusiasm and potential of the talented persons to the maximum extent ,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 level talents in the West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科技发展与战略研究中心;
【分类号】:G649.2;C9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昕;;人才考核理论与方法[J];中国人才;2007年09期

2 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10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4期

3 王战军;翟亚军;;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张光进;廖建桥;;基于经营动态的弹性宽带薪酬设计——以我国某国有科研生产企业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学青;李敏;李正;魏波;;从契约理论的视角论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管理[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1期

2 赵文华;易高峰;;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模式创新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1年02期

3 刘敬孝;李虎;曹华维;;国有生产型企业薪点工资制设计技巧[J];管理观察;2009年04期

4 张秋桥;;非参数统计在高校实力差异分析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5 张平;刘天佐;;科研评价因素对大学行为影响论释[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1期

6 唐忠阳;蔡言厚;;一种评价大学人才培养效率的新尝试——“进口”(生源质量)与“出口”(人才产出)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年01期

7 张润;;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变革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王斯多;余慧;;企业薪酬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对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4期

9 肖鸣政;李鑫;萧志颖;;人力资源视角下的政府执行力提升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余小波;陈怀芳;;国内大学排行指标体系设置理念的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军文;基于SCIE论文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产出表现研究:1978-2007[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建英;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绩效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琛钊;基于KVC的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姜磊;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生满意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范华;虹腾公司绩效管理诊断和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明学;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家玉;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葛瑞明;中国研究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郭长宝;大型冶金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黄惠;宽带薪酬在国有建筑企业管理层的应用[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贾永堂,沈红;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两大战略难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杜作润;试论“研究型大学”及其中国指标[J];江苏高教;2002年03期

3 殷盛,王乐,郭洋;基于宽带的薪酬体系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8期

4 龚华蕾,胡蓓;面向知识型员工的双通道薪酬模式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8期

5 王大伟,何有世,朱华;基于宽带结构的薪酬体系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12期

6 朱荣贵;戴良铁;;如何提高宽带薪酬设计的内部公平[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岩;梁晓;;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2 乔凤珠;;人员素质测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1年07期

3 立花聪;;新劳动法视野下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4 张云;石瑞卿;;甘肃省卓尼县劳务输出问题及对策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5 闫海鹰;;太原人才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1年08期

6 凌宇;;劳务派遣的制度问题与完善对策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8期

7 吕俊英;;关于煤炭企业子女就业问题的思考[J];煤;2011年08期

8 范社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胡月琴;;人事争议仲裁调解的特点、问题与完善[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10 赵俊宁;;当前我国人才测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明 郭德金;热土留不住 孔雀仍南飞[N];中国水运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周飞 范绪锋 翟帆 叶莎莎;一个无奈而又紧迫的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姜大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宗立邋通讯员 王兴东;破解西部开发中的人才困局[N];光明日报;2008年

5 中共招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 傅经平;探索引进开发高层次人才的对策[N];中国人事报;2001年

6 胥会云;国家人才政策应向西部倾斜[N];西部时报;2006年

7 王庆环;西安政府部门首次组团进京招聘人才[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邵斌 吴平;构筑西部人才高地[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刘垠;“筑巢引凤”时别让西部人才再流失[N];大众科技报;2005年

10 记者 林澜平;民企年提供就业岗位800万个[N];商务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健斌;中国社保基金的研究及其对策[D];暨南大学;2007年

2 田志峰;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玲玲;我国人力资本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伟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龚莹;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井华;北京市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焦艳群;内蒙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徐艳;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于s,

本文编号:1894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94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6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