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吉尔吉斯斯坦高校外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7 06:16

  本文选题:吉尔吉斯斯坦 + 高校外语教育 ; 参考:《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外语已成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必要工具。 吉尔吉斯斯坦是多民族多语言的中亚内陆国家,与中国在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国自独立以来,以开放、民主的态度面对外语及外来文化,为该国民众及来吉求学者创造了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本研究以社会语言学、外语教育理论为基础,立足吉尔吉斯斯坦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分析了吉尔吉斯外语教育环境,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高校外语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和分析,以此获知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民众对外语教育的态度,从中归纳吉尔吉斯外语教育的特点,探寻其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为研究的展开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 第二部分对“外语”与“第二语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国内外外语教育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从吉尔吉斯语言教育政策入手,以吉尔吉斯高校外语教育环境为背景,以吉尔吉斯高校英语专业、土耳其语专业、汉语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吉尔吉斯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阐述了吉尔吉斯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师资、教材、评价体系等现状,分析了国家、民众对外语教育态度及需求,归纳了吉尔吉斯高校外语教育宽松的语言教育政策、语言推广国的大力支持、外语教育语种多元化、机构多样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等特点。 第四部分在前一部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政策、方式、途径的启示:努力促成汉语教学纳入吉尔吉斯国民教育体系;重视吉尔吉斯地区间、院校间的汉语教育条件差异,强调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个体汉语培训机构;鼓励本土孔子学院网站和网络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学校、社区、孔子学院、社会培训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本土汉语教育网络;加强对吉尔吉斯外语教育的研究力度,倡导趣味教学,加强本土师资的本土培养,优化培养模式等。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foreign languages have become a necessary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tries. Kyrgyzstan is a multinational and multilingual landlocked country in Central Asia, and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China in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cultural exchanges,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o on. Since its independence, the country has faced foreign languages and foreign cultures with an open and democratic attitude, which has created a goo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people and scholar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based on the policy and plan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Kyrgyzsta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Kyrgyzstan, and adopts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literature and observ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Kyrgyzstan, so as to find out the attitude of the people of Kyrgyzstan toward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Kyrgyzstan. Explore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background, purpose, significanc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are described. The second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nd comb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The third part starts with the policy of Kyrgyz language education, taking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environment of Kyrgyz universities as the background, taking the major of English, Turkish and Chine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ing the administrators of Kyrgyz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Kyrgyz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attitude and needs of the state and the public toward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Kyrgyz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ummarized, such as the loose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the support of the language promotion country, the d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so on. The fourth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ormer part,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ways and means of our country: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br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to the Kyrgyz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Kyrgyz region, Different Chinese education conditions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hasizing local conditions; encouraging and supporting individual Chinese training institutions; encourag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nfucius Institute websites and online Chinese teach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schools, communities, Confucius Institutes, Soci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variou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multi-level and three-dimensional local Chinese education network;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Kyrgyz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dvocate interesting teaching, and strengthen the local training of local teachers. To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model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9;G649.3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祥;;让跑在你前面的人打破纪录[J];意林(原创版);2010年10期

2 古保祥;;让跑在你前面的人打破纪录[J];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2010年10期

3 深蓝;;让跑在你前面的人打破纪录[J];小读者;2011年09期

4 阿斯卡尔·居努斯;独立以来吉尔吉斯人的文化变迁和族际关系[J];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04期

5 ;吉尔吉斯斯坦茹苏普·巴拉萨金民族大学[J];中亚信息;2007年09期

6 余仁;时事政治[J];初中生辅导;2005年12期

7 杨建梅;;吉尔吉斯斯坦将筹资出版国语教科书[J];中亚信息;2008年05期

8 ;吉尔吉斯斯坦К.И.斯克里亚宾农业大学[J];中亚信息;2007年08期

9 陈;;吉尔吉斯的教育状况[J];教师博览;1997年12期

10 ;外交部提醒赴吉尔吉斯斯坦务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J];中亚信息;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西玲;;对外推介地域文化 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陕西高校外语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与途径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2 罗锡政;雷琳;;吉尔吉斯斯坦变局解析[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Bohdan Krawchenko;;中亚国家政府与学界的经济政策制定能力: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拉·乌·尤素波夫;丁一成;;中亚回族的商业活动[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吴宏伟;;中亚与中国跨界民族:历史和现状[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常庆;;“颜色革命”中的民族因素[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部分国家名单[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8 胡振华;;著名东干学家穆哈麦德·苏尚洛——为纪念穆哈麦德·苏尚洛逝世5周年而作[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张丹;;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和美国的文化侵略[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发挥老科技人员的技术专长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A];企业老科协组织建设及企业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情况调研座谈会材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陈启民 张言 本报记者 孙力;吉尔吉斯斯坦庆祝独立十周年[N];人民日报;2001年

2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力;吉尔吉斯斯坦 总统“下马”背后有文章[N];人民日报;2005年

3 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大使 卡米勒·苏丹诺夫;吉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N];国际商报;2007年

4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贾铁军;吉尔吉斯斯坦政坛起风波[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李晓春;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堪忧[N];人民日报;2006年

6 魏良磊;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会见我外长[N];人民日报;2007年

7 冯俊扬;美军枪杀平民,吉朝野震怒要惩凶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京简;56吨北京冻鸡首次出口吉尔吉斯斯坦[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赵卓昀;吉尔吉斯斯坦:美俄争夺新目标?[N];中国国防报;2005年

10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经商参处子站;吉尔吉斯斯坦加大力度改善投资环境[N];国际经贸消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一强;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晓宇;美国对中亚军事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3 汪金国;现代中亚社会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D];兰州大学;2003年

4 美娜;哈萨克斯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浙江大学;2009年

5 赵晓佳;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7 蒋新卫;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与新疆安全和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崔颖;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述利;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对外关系变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春艳;吉尔吉斯斯坦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徐荣祥;试论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发展道路[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2年

4 郭桂均;俄美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争夺及对其政治变革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5 朴美来;吉尔吉斯两次革命与美国俄罗斯的干预[D];南京大学;2011年

6 阿依加马丽·苏皮;吉尔吉斯斯坦涉外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张熠;吉尔吉斯斯坦投资法律环境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娜吉拉(Nazira Torobaeva);应对后冷战时代的大国政治:中国在吉尔吉斯斯坦[D];吉林大学;2010年

9 顾德警;欧盟对中亚地区推行民主化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11年

10 Asekova Gulzat(古丽);吉尔吉斯斯坦的汉语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0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00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