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研究
本文选题:医学人文 + 人文素质 ; 参考:《才智》2014年25期
【摘要】:为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其实现路径。对贵州省3所本科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经计算机进行处理。结果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思政课代替人文课的现象突出,社会实践学时少,形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平衡,差异较大,没能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与专业认证标准对人文素质课程计划的要求仍有差距。所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至少需要通过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综合改革推动其实现。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way to realize i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urriculum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for clinical medicin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3 undergraduate medical colleges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vestigation data were processed by computer. Results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placing humanities course is prominent, the social practice study time is few, the form is single, the course arrangement is unbalanced, the difference is great, and the course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urriculum plan and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Therefore, it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t least,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its 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s such as changing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perfe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staff, enri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教务处;
【基金】: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项目(ZX-09007)
【分类号】:G642.3;R-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于立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探索[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覃晓龙;葛正龙;李春鸣;;专业认证标准下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4年16期
3 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4 陈晨;;医学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3期
5 许俊卿;詹健铨;黎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年06期
6 李永珍,郭继志,井西学,王金民,于雷;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教育;2002年02期
7 谢征;;高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鱼霞;从面向21世纪看成人高校改革与发展[J];北京成人教育;1997年Z1期
2 杨经铭;论素质教育的审美特征[J];北方论丛;1998年04期
3 闫灵芝;;提高高职生文学欣赏能力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4 沈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陈文山,骆秉全;再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李蕖,刘松涛,赵卓宁,李德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彭建国;中日高等教育目标双向性趋势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王劲松,韩平;高校应实施人文素质教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汤寿珩;对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之管见[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10 赵海涛;朱晓云;;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J];沧桑;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昕红;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勇;论多校区大学学科建设的不利因素与克服[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燕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洁;旅游饭店人力资本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运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金红梅;论智慧陶冶与大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邵晓枫;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良;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滨;;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评述与启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董春雨;德布勒夫;;中国科学家哲学与人文素养提高的途径刍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朱法贞;;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与伦理建构[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于天福;;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振雨;;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美育思想[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徐红,李柳铭;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7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8 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9 王立东;;“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十年建设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10 张蕾;简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提高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欢玲;加强护理学专业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6期
2 李国君;;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工作质量[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3 吴秀敏;;浅析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1年06期
4 牛敬荣;关于图书馆工作在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5 曹俭,张敏霞;充分发挥人文知识讲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2期
6 张克荣;常秀梅;张凤兰;苏汝好;;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林利;李春梅;;医学院校学生管理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郑木明;;构建和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现场调研会上的讲话[J];南方医学教育;2007年02期
9 唐玉荣;;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年06期
10 丁建云;孙丰斌;;中职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石岗;贾建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滕瀚;孙超;;当前农业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振星;;新世纪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浅议[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腊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吴磊;黄桂玉;;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人文素质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何群;吕宇克;;浅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凤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亟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化前珍;郭照江;;护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带给我们的启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刘惠娜;许良政;;人文素质教育及在植物生理教学中的实践[A];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春光;刘善东;;关于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N];安徽日报;2004年
2 吴安春;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人文学院历史系 彭林;本体 功夫 境界[N];新清华;2005年
4 李桂花;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N];农民日报;2005年
5 特约记者 肖鑫 通讯员 吴莹 李晋宇;用人性的光辉照亮医学之路[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康文华 本报记者 张白愚;高校,不能缺少人文素质教育[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7 郑州大学 汪振军;人文素质教育与现代大学理念[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声东 王握文;礼赞生命湿地[N];解放军报;2009年
9 田建国;探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N];人民日报;2007年
10 人文学院外语系英2 刘 凡 陈晓窗;小议外语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N];新清华;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彭红;医患博弈及其沟通调适[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菊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福先;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聂国山;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李凤琴;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明;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鑫;论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小斌;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海睿;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0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0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