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的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29 10:55

  本文选题:大学生 + 社会适应性 ; 参考:《江苏高教》2012年05期


【摘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更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日常管理等各个层面的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Abstract]:Enhancing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setup, training programs,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daily management and other levels of reform,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基金】: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2010年度重要课题(苏教2010-28)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兆红;张燕萍;;浅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2 张丽芳;王宏英;高崴;;“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3 钟志荣;;地方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4 杨春薇;李慧;常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措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2期

5 周宗惠;;浅谈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J];体育博览;2011年07期

6 王淑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经济师;2011年09期

7 谢娟;蔡冬梅;孟晓彩;边丽;;在精细化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健;;试论如何培养高职院大学生的预习能力[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9 王丽;;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10 李伟亮;;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的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龙;贾继伟;刘爽;;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立新;;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评价的研究与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贾建萍;胡永明;;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根银;黎霞;李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能力培养刍议[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樊富珉;白羽;;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咨询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国清;;大学生网络行为探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常海林;李雪凌;路正荣;;论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8 朱传琴;;指导大学生电子竞赛的几点体会[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9 韩新民;;发挥社科资料室的心理素质教育功能[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12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伟;张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培养[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荆波;大学生:我们渴望被社会理解[N];兰州日报;2006年

2 见习记者 刘云鹏;大学生做家教的喜与忧[N];安阳日报;2005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谢克昌;大学生首先要当好公民[N];人民日报;2006年

4 柳季春;恩施移动资助百名大学生[N];恩施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文亭;南昌大学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N];江西日报;2006年

6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7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德;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圣淮;论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D];南昌大学;2006年

3 娄明会;试论高校对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晓娟;运用情感教育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婧;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盖丽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菲菲;着眼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袁培;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马钊;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参与状况的调查[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邓慧;“持卡式”自主选修系统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倾向影响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81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1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