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进程中我国教师教育体系转型的走向与反思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大众化 + 教师教育体系 ; 参考:《高教探索》2012年01期
【摘要】:自1999年加速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也加快了改革转型的步伐,师范院校的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回顾梳理转型政策的基本走向出发,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转型的目标和结果走向进行了详细分析,继而在对转型后问题与争论进行反思的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政策建议。
[Abstract]:Since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1999,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also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and the overall pattern of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greatly.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reviewing the basic tre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policy, has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bjectives and resul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controversies after transformation,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委2011年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12043)研究成果
【分类号】:G6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王昌善;;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亚华;赵恒德;;构建“一主多元”的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J];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芳;消退与重塑:我国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晓辉;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及其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成玲;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晔;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之教师队伍问题及其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雷军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魏成武;转型期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师范性缺失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兵;中美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丛立新,梁丽莎;我国综合大学参与师资培养的可行性及条件的调查及结果[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 楼世洲;试论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石鸥;一个时代正在结束——试论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终结[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4 李学农;师范大学综合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江苏高教;2005年02期
5 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5期
6 方卫平;幼儿文学:可能的艺术空间——当代外国幼儿文学给我们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中的办学策略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4期
2 杜丹;;河南省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初探[J];职业时空;2011年06期
3 冯金明;周能寿;;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理论导报;2011年07期
4 赵婉秋;石立群;;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5 李丙龙;;高等教育质量考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6 梁忠;;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调整[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7 夏晓;叶丛;;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8 陈丹丹;;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9 吴英;;公共物品理论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研究[J];学理论;2011年23期
10 刘智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乔;高志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思路探析[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郭琛;郭琳;;基于TRIZ理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协调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陈锡章;;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机会均等[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5 陈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探讨[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彩虹;;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等教育农村社会服务的特点与态势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史志谨;;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媛;高鹏;;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影响分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左崇良;;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锋 车海刚;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唐景莉 万玉凤 毛帽;高等教育大众化惠及国防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树华;河南教育学院 创新教师教育体系 打造中小学师资培养培训高地[N];河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董学清;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也应“普通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刘永瑞;高等教育大众化 我们的必然选择[N];河北日报;2000年
6 陆长福;多形式 多渠道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N];河北日报;2000年
7 孙薇;高等教育大众化重“量”更要重“质”[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李纪泽 古国真 通讯员 岳宗;高等教育大众化[N];深圳商报;2004年
9 黄藤;高等教育大众化探讨[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詹福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N];河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瑜;论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湛俊三;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梁淑红;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及其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卢晓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红梅;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智英;技术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小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和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史芸;我国教学型大学合理定位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虹;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4 董秋月;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刘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收费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英;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7 包卓;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涛;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院校研究模式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7年
9 孙洁;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新疆大学;2008年
10 牛志英;美国社区学院研究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2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9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