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10:47

  本文选题:大学教育质量文化 + 大学教育 ; 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教育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随着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越来越发挥关键作用,世界各国均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力度。教育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要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必须加强大学的质量文化建设,大学质量文化是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质量文化是兴起于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以质量文化的角度阐述大学教育质量问题,从五部分论述了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大学质量文化的相关概念、结构和功能,阐述了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以及质量文化缺失的表现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就目前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现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对策。
[Abstract]: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frontier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s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put forward new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ncreased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lifeline of th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guarante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university fundamentall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culture of the university. The quality culture of the universit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guarantee of the quality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t is the frontier problem of current educational theory research. The quality culture is a kind of management idea that sprang up in the enterprise, has played a certain promotion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o expound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quality question in the angle of the quality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university qual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five part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ed concep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university quality culture,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university qual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culture deficiency.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countermeasur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qual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等等;;大学教育在变革社会中的价值追求[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4期

2 唐晓敏;;自由的大学教育让国家强大[J];生活教育;2011年13期

3 程海霞;;高校图书馆与通识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4 王姗姗;;刍议高等教育质量文化[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5 陈永清;韦焕贤;;中小企业质量文化及其重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钟澳;;试论大学教育精神的本质回归[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7 朱雨富;;浅议材料物理性能的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8 崇静;;图书馆与高校质量文化建设[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许劲;;大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10 彭彬;;两会教育热点[J];数学教学通讯;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方昱;;钱穆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郭云凤;;阿什比的技术人文主义大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其敏;;大陆大学教育色彩教学概况研究初探[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沙钝;王爱民;;加强循环经济教育 树立科学发展观——高等院校开展循环经济教育的思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邓春英;;论革新经济时段的越南大学教育(1987-1995)[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人格培养[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学谦;;老年大学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场所[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黄元国;覃兵;;论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朱小红;;从老年学员的特点、需求出发探索老年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绍福等;大学教育办得“非常成功”?[N];东方早报;2005年

2 王石川;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傅新;大学教育不能变成“考证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4 宗边;大学教育要更加贴近行业要求[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中山大学教授 程美宝;大学教育是怎样完蛋的[N];南方周末;2008年

6 蔡达峰;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大学教育[N];团结报;2008年

7 ;重磅推出大学教育的“他山之石”[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郭立场;“零工资”就业拷问大学教育[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9 东方出版中心 潘灵剑;出版应与大学教育相结合[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记者 秦勇 颜安;2017年我市将普及大学教育[N];重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D];北京大学;2007年

9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雪;大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任晓燕;大学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罗慧慧;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李金桥;大学校徽意象论[D];中南大学;2007年

5 黄锦生;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邓建平;大学现代化进程中党委的领导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隋国华;论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双重素质建构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8 肖敏;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王艳萍;灵魂的唤醒与生存的超越[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莉;试析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及其改进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13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13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