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校STS教育之特色与启示
[Abstract]:The STS education in Taiwa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stages, such as the embryonic stage,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 has also formed its ow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status, gradually towards a mature system, two different styles of the two ways, "school-based" and "native" parallel. Th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STS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port, improve the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ST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form the resultant force of STS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S education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light the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versity of STS teaching model.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A类项目“闽台两地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比较研究——基于STS视角”(JA11045S) 2011年度福建省教育规划重点资助项目“闽台两地高校STS教育比较研究”(FJCGZZ11-011)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玫,张名艳;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特色与启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万凤华;郑乐;胡夏闽;;美国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丹丹;;台湾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青年探索;2007年05期
4 王立;;俄罗斯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王剑波;;瑞典高等教育公共教育体制的特色及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6 肖志明;;香港公开大学远程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朱建成;;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发展及其启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葛喜艳;武毅英;;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特色及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宜冰;贾朝东;;日本的教育实习制度及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王圆圆;夏建国;;日本短期大学的发展及对我国高职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国庆;;美国高端大学的特点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2 肖起清;;现代企业管理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殷朝晖;沈红;;论美国研究型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及其启示[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周玉国;施江滨;;日本农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莉;;我国高校校训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6 莫美兰;梁国明;林长春;;香港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闫星;赵伯飞;;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况及启示[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左崇良;;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9 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左绍云;梁国明;林长春;;英国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茧;发达地区高校大幅上扬[N];湖南日报;2007年
2 孙晓素;偏远地区高校就业市场“两难”求解[N];南方日报;2006年
3 首席记者 罗敏 高爱华;加强合作 双向服务 共赢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7年
4 记者 刘静;北京地区高校就业率今年目标不低于95%[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5 王建运;沪东地区高校扩招有新出路[N];联合时报;2001年
6 武志成 通讯员 张剑;介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N];天津日报;2006年
7 周诺;走进“热门”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徐可;有作为才能有地位[N];光明日报;2003年
9 王文利 记者 李飞;鼎立支持鸡西大学与俄高校合作[N];黑龙江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文静 通讯员 王瑛慧;掌声如潮 连战喜当厦大新校友[N];厦门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4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陈筱轩;台湾地区音乐教师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解群;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潘奇;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小丽;普通高校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2 于淳;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小莉;1917-1927年北大学生社团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邱艳萍;英国大学科学园的创建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6年
5 杨琳;以人为本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张慧惠;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马书红;中美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珊珊;嵩阳书院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武澎;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温静;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4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6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