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学生评价的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18-08-12 18:30
【摘要】:我国发明了考试,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几千年,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测验"和"学生评价"却先后发韧于英国和美国,我国仍然处于引进和借鉴的层面。学生评价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评价的方法更加多样,学生评价的范围更加宽泛。如今,中国和平崛起,再创华夏辉煌,应该在考试制度时期、教育测验时期和学生评价时期以后的"后学生评价时代"有所作为。
[Abstract]:Our country invented the exam, which was thousands of years ahead of the world, but the modern "educational test" and "student evaluation" are successively tougher tha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Our country is still at the level of introduction and reference. Nowadays, China's peaceful rise and the resplendence of China should be achieved in the period of examination system, education test and post-student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2011年度市级课题《学生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B11013)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小亮;王东维;;以考试改革为导向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徐红;;当下我国高校清考问题的质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静;;黄淮学院教学方法现状调查与分析[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4 杨杰;;“两宋”时期江西书院的发展及考试制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王凡;刘海芳;刘飞;;现行高校课程考试考核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6 郑超美;;学分制条件下高校考试模式研究[J];华夏星火;2005年10期

7 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突破口:自主招生的一个制度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8 叶耀东;周竞学;;成本收益分析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J];湖北招生考试;2011年12期

9 秦惠民;;入学机会的公平——中国高等教育最受关注的平等话题[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0年00期

10 梁小珊;;探析学生逃课原因及解决途径[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宇;;高校考试制度现存问题与改革模式[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前言[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3 胡启迪;;上海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4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玉红;周先林;;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6 耿英杰;张瑞芹;李文志;;面向21世纪临床医学标准化考试的研究——“十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房列曙;;论抗战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8 姚玲;许爱伟;周星;吴运新;;对我国高校留学生入学考试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探讨[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夏凯愉;;考试作弊,,挑战诚信[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朱杭军;;高校自主招生的利弊分析[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志峰;武汉大学:新考试制度将学生“请”回课堂[N];人民日报;2005年

2 倪光辉;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宜稳妥推进[N];中国改革报;2009年

3 何刚;什么考试都不可以作弊[N];人民日报;2006年

4 李希霞;研招:笔试更公正,面试须有措施跟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毛寿龙;博士生考试制度:两难中前行[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顾德宁;“校长推荐”不改不行了[N];新华日报;2010年

7 周璐;“我们呼吁改革MBA考试制度”[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王永超、孙海交;取消补考 免费重修[N];湖北日报;2007年

9 李水山;拆除考试樊篱 摈弃分数至上[N];中国信息报;2007年

10 湖南 张若渔;不要妖魔化“会考试的学生”[N];华夏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保利;19世纪剑桥大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超;当前我国考试舞弊现象社会透视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斌;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数学考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德峰;从“行政选拔”走向“专业选拔”[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雪梅;中国高等院校招生联考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龙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郭红云;中德职业师范教育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刚;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政府行为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赖文芳;我国高校课程考试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79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79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