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人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8-11-03 21:19
【摘要】:大学生寝室文化,既是文化自身规律历史演进的逻辑,也是大学生寝室育人功能凸显的结果,更是人的文化自觉的产物。非理性视界下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人学内涵既具有多重意蕴,又存在着人学审视的文化之殇。重构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是理念,硬件设施是基础,明确责任是前提,养成教育是关键,齐抓共管是保障,文化自觉是灵魂",以此为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点进行诗意重构,从而不断开创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新局面。
[Abstract]:The dormitory 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logic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law of culture itself, but also the result of the prominent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dormitory of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product of people'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under the irrational horizon has not only many implications, but also the cultural mourning of humanistic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dormitory 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we must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taking students as the basis,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as the foundation, the clear responsibility as the prerequisite, the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 as the key, the joint management as the guarantee, and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s the soul". Taking thi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the value base point, the poetic re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thus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
【基金】: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反思与重构”(编号:2011097)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发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邵国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方彬;;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结构性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贺方彬;;革命理想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的结构性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高淑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分析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02期

4 刘明君;王锐;;论当前我国农民政治人格的培育与塑造[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曲秀丽;;论共产主义基本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6 于海瀛;;浅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7 余丹;;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的矛盾与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8 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9 汤薇;;工业生态学的马克思理论渊源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贺平;;百家讲坛走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琳;浅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2 兰浩;;读《马克思学说中人的概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莎莎;;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4 潘福元;人与唯物史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 葛炳芳;行动研究:教师科研新方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6 倪伟;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动态;2001年01期

7 王连泽;论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德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李清良;“缘情”:朱熹治经之依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9 马维娜;指向“改造性实践”的教育反思[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10 孙南南;反思性教学及其对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亚生;;中国特色人学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其重要意义[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宋德勇;;关于当前我国人学理论研究的一点思考[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黄楠森;;序[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梁大明;;关于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反思[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回盛生物”杯全国养猪技术论文大赛论文集[C];2009年

5 陈海昌;;注重解题后反思,提高思维品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王恩界;;实践社会心理学的内涵与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琛;;论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误区[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常松;;对中医诊断学相关研究的困惑[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兰卓;郑清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国华;痛失“蚕”机的反思[N];中国特产报;2000年

2 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从反思中崛起[N];人民公安报;2002年

3 陕西师范大学 张迎春 孙婷;应反思评价环节[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张振楣;对旅游文化热的反思[N];华东旅游报;2002年

5 ;金属业对电子商务的反思[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6 记者 刘坚 王义伟;厦华反思技术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7 商义;关于网络经济神话的反思[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8 赵东辉 王攀;关于“安加现象”的社会反思[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9 浙江省宁海闻裕顺幼儿园 童海安;借鉴探索反思[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李宝林 何毅;对FDI“超国民待遇”的反思[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首献;人学文学论[D];浙江大学;2005年

2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颖;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8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黄映恺;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欣;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俊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与出路[D];山东大学;2007年

3 郝珊珊;大陆网络文学的十年发展和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骆悟捷;社会法总论研究的反思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5 朱树静;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楠楠;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华;渐变与反思[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李广践;对J.House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正君;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性之思[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9年

10 吴可峰;教学行动研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9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09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