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30 14:14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记实量化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即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进行了研究。旨在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方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Abstract]: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quantification of facts, we adopt the method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that i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litative evalu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in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 The monitoring of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 was studi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4-2)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209235)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海滨;徐文;;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分析与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薛冬梅;孙王杰;;多元统计方法在辽宁省工业主要行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成营;;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学生知识结构[J];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徐小万;罗少波;雷建军;李颖;王恒明;;多变量统计方法及其在农作物环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宪印;吴科;钱兆国;丛新军;王超;米勇;李斯深;;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供试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2 张奕欣;李雨萌;王安奇;;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总量核算的研究[J];安徽科技;2010年03期

3 薛春善;尹景本;;多元统计分析棉花品质性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4 陈绘画;项云飞;杨胜利;;马尾松毛虫发生量时空回归预测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5 项云飞;陈绘画;崔相富;;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空间定点预报模型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6 黄德春;;九运会与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比较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王慧;;回归系统的一种有偏估计与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的相对效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方春;李靖宇;;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高考体育加试及相关问题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李海峰;史乃捷;王军;唐一川;马联弟;;聚类分析与稳健统计方法对CNAS T0402数据处理的比较和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10 彭大松;对体育科研中多元回归方程病态设计阵的分析及其LS估计的改进[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忠;王树林;林永增;祁虹;李智峰;;黄河流域春播常规棉与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差异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贾文龙;范继涛;;加大地质找矿力度 提高铁矿资源保障能力[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3 齐玮;李夕海;刘代志;;试论地磁场H分量所包含的信息量[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三)——地球物理探测与应用[C];2007年

4 朱孔伟;曹鸣;;基于PCA的火电厂锅炉过程故障检测与诊断[A];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5 祁怀锦;袁皓;;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信号显示机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郁家成;黄小燕;郁阳;陈晓红;王华;;安徽省沿淮地区梅雨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徐哲;赵懿清;;服务管理差距与服务质量差距之间关系模型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启明;王永炎;张志斌;宋观礼;;外感病因中证候要素的提取[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世宏;王米渠;王天芳;严石林;毕焕英;师建梅;赵燕;;聚类分析对肾虚症状的探索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启明;王永炎;张志斌;张庆祥;宋观礼;;中医历代医案数据库的建立与统计[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娜;基于云参数干旱遥感监测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土壤湿度同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磊;高新技术企业雇主品牌竞争力影响机制及其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黄启富;多金属矿技术经济指标优化与经营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于福来;甘草优良种质遴选指标与传粉特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陈沛光;微环境、创业网络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启明;选录历代五脏病医案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藏象学说中五脏的形态学基础和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于忠军;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任永功;面向聚类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10 徐前方;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故障告警相关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沙沙;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成熟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杨南飞;CD移动集团客户营销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慧;复杂数据多属性指标的估计模型[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温馨;土地集约利用的多维视角:考察与评价[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华玲;基于人体动静态平衡的儿童连身裤结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付江永;主元分析在火电厂燃烧优化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黄宇峰;城市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及预测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杨叶坤;协同过滤技术在个性化资源推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王彦闯;农产品检测电子鼻的模式识别算法和软件编程的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艳博;多元质量特性预报模式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宪梅,黄义德,李奕松,周可金,武立权,黄木易;水稻若干生理指标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刘振虎,卢欣石,葛军;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9个草坪品种的耐盐性[J];草地学报;2002年03期

3 陈荣敏,杨学举,梁凤山,卢少源,张荣芝,赵华荣;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冬小麦的抗旱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辛国荣,董美玲,宋淑明;牧草抗旱性研究2水分胁迫下8种燕麦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J];草业科学;1996年06期

5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海燕,焦碧婵,李贵全;大豆抗旱性鉴定指标评价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5年03期

7 潘相文;李文滨;李艳华;王国栋;王光华;金剑;;主成分分析在大豆抗旱性评价上的应用[J];大豆科学;2006年04期

8 张水玲;;美国就业驱动之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及借鉴[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2期

9 周树峰,李晚忱,付凤玲,荣廷昭;57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鉴定[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2期

10 王育红,姚宇卿,吕军杰,李瑜,刘红旗;花生抗旱指标研究初报[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锋昌;李强;;农业院校《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06期

2 王友娥;多元统计分析在探讨师专学生学习因素中的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3 罗积玉;微型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处理软件——多元统计分析软件简介[J];中国统计;1985年08期

4 王立军;;多元统计方法在公司招聘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6年02期

5 董志清;廖正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体会及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杜晓林;学生公共基础课成绩的多元统计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余敦旺;论多元统计分析在心理测试中的应用[J];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8 邵晓锋;张克新;南文胜;;黄冈市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陶胜;胡明颖;;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肖枝洪;郭明月;;研究生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寿增;黎智;李小明;刘毅;;柳州市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2 赵旭东;韩德辉;窦筱艳;石丽娜;杜岩功;杨永顺;;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三江源地区黄河水质综合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李昌宁;何江;刘凯年;龚晓南;;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稳定性分析及钢支撑移换技术[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卓仪;冯颖;杨彤;;儿童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曾桂华;王乔笙;曾建松;;娄底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结果及有待解决的问题[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刘倩;;烟台市主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灌溉水质量评价[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7 孙晓东;胡劲松;焦s,

本文编号:2395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95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