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7 06:51
【摘要】:高等教育兼具社会化功能和社会选择功能。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和转型,高等教育的社会选择功能日渐重要。与此同时,市场转型、社会结构定形和竞争规则的公开透明,使得高等教育的等门槛效应和作为社会竞争的符号作用在上升,而农村学生透过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在减弱,城市社会的精英循环和地位再生产趋势在不断加强。高等教育推进农村大学生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弱化,间接也造成了高等教育社会化功能的衰退,从而使得大学问题日渐增多和复杂。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has both the function of socializ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hoice. With the transi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the social choice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rket,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of competition rules make the equal threshold effec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role as a symbol of social competition rising.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upward mobility of rural students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is weakening, and the trend of elite circulation and status reproduction in urban society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The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omoting rural college students to realize upward mobility is weakened, which indirectly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socialized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makes the problems of university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day by da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姜燕;;教育水平与社会流动——透过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看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对社会流动的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廉思;;“蚁族”群体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益婷;吴立保;;大学毕业生“蚁族”问题研究综述[J];大学(学术版);2012年08期

2 李阳;娄树旺;;促进“蚁族”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青春岁月;2012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汉林;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白春燕;高中择校的教育社会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韦春林;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续)[J];教学与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贵胜;;试论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双向关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5期

2 谭璐;陈云芳;;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张青波;贾琼;;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相互关系浅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潘纶;;从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看高等教育中的不和谐[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刘娜;吴星;;高等教育与古今社会中个体流动关系的历史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陈永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彭拥军;潘懋元;;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彭拥军;阮筱棋;;从高等教育视角看农村社会流动的路径与秩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马千里;许尧华;;高等教育:从促进个人流动到促进社会发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胡颖颖;;现代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黄清云;;加快上海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烂漫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們;松绑国有大学 财务自主助推产学研一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在珠海设高教特别试验区谋广东高教新的重大突破[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孟丽娟;高等教育:我们拿什么和欧美PK[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澳门与横琴校园将由隧道连接[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河套地区将主要发展高等教育[N];深圳商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我省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多领域拓展[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飞猛进[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6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16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