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亚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启示[J];华北电业;1995年08期
2 李永军;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年02期
3 岳泳,张建锋;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臧振远,王进强;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成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费莉;大学生社会实践刍议[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6 陆宏儒,林伟;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7 骆光林,阮俊华,徐新灶,方志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04期
8 王丹梅;浅谈时代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殊要求[J];丹东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9 田膏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三个基本关系及其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10 杨光;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功能与有效途径[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秉楠;;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邱国勇;;论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要性与对策[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3 索建强;;农林院校开展定向运动俱乐部模式的研究[A];首届全国学校定向运动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8年
4 李广松;石维杰;;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努力提高农林院校生源质量[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5 欧阳峰;;贵州省档案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探索与思考[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饶润梅;;高校资料室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探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深根;钟晓红;夏志兰;王仁才;刘东波;谢玲;;高等农林院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的思路[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袁继道;肖虹;侯利平;;论高职院校社会实践中的德育[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赵鸣;;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建筑教学浅谈——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俊芳;张艳芳;;农林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伟成;华中科大学生社会实践走进高墙[N];湖北日报;2003年
2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N];人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陈琳 通讯员 杨丽光 何建峰;上海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N];人民邮电;2006年
4 习斌;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应成“鸡肋”[N];镇江日报;2007年
5 本报通讯员 蔡晓臻 本报记者 陈晓春;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向应务实[N];新华日报;2009年
6 马克;别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N];金昌日报;2010年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突出特色是社会实践取得成效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实习生 刘娜微 赵佳;大学生社会实践:早一点吃苦是好事[N];科技日报;2003年
9 吴潇怡 朱伟光 练玉春;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袁志发;一册在手 开卷有益[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聆灵;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陈然;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王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杨胜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成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瑞明;农林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薛翠翠;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林国庆;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艾磊;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及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凯;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张国志;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7 余家鹏;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8 杨小磊;基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9 赵秀丽;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蒋大明;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4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