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的大学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9.2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洋;;立足当代大学精神的德育创新建设[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1年05期
2 卢甲甲;;迷失的大学精神[J];商周刊;2011年19期
3 朱汉民;;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对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4 ;一流大学要有大学精神[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5 李瑾;;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刍议[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6 周倩;乔丹;;大学精神的哲学视界[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7 ;大学精神:如何迎接发展战略的“拐点”[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叶启民;;由考研率谈大学精神[J];黄金时代;2011年06期
9 宋文生;;浅谈大学精神的演变与重构[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10 刘选会;赵琳;;论重塑大学精神[J];学理论;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梓坤;;论大学精神[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张品端;;论朱熹对古代书院制度的贡献[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张超;刘玉生;;培育大学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胡青;;古代书院与今日高等教育经费[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5 白玮;;鲁艺与鲁艺精神评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白玮;;“鲁艺”与中国大学精神塑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孙传宏;;论毛泽东对古代书院的批判性继承[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朱大章;江鸿波;;基于高校学生德育的大学校史教育体系建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10 刘志安;;西部山地大学校园规划初探——以毕节学院校园规划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默雨;何为大学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张培元;“民工禁入”亵渎大学精神[N];中国信息报;2005年
3 陈秋燕;泉州古代书院与重教兴学之风[N];光明日报;2010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玲 通讯员 陈昭华;发扬大学精神服务“智慧佛山”[N];南方日报;2010年
5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郑永扣;如何培育我们的大学精神[N];人民日报;2010年
6 金家新;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大学精神[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李纯一;以纪念讲座传承大学精神[N];文汇报;2011年
8 周虎城;大学精神的失落不是靠权钱来拯救[N];南方日报;2011年
9 广州中医药大学 陆金国;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精神[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10 记者 陈f^ 宋冰;寻找大学精神[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承祥;教育结构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伍运文;中国高等教育产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劲松;北宋书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涛;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景观的人文营造[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翠飞;古代书院的大学精神及其现实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晓云;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田起香;论现代大学形象及其塑造[D];吉林大学;2009年
6 黄洁莉;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精神的培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祖霞;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瑞;试论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俨;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封连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7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4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