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与高校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9:20
【摘要】: 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问题的探讨,是我国高等教育演变过程中的永恒话题,也是近些年来研究政府行为的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问题,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始终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体现。正确把握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有助于政府正确制定和执行高等教育政策,有助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主要矛盾归根到底是权力分配和职能定位问题,其中,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本文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本文分五个部分来阐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与高校的互动关系。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写作方法,研究假设及本文框架,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与责任,以及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划分;第三章介绍西方国家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发展演变;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发展,及高校管理中的“政府主导模式”及其缺失。分析了在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发展中,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方式的局限性、现阶段的主要弊端: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遵循的是等级规则,维护其权威性和等级制的稳定性是其体制的基础。这与高校自主地位及分权决策体制形成冲突。高校主体地位的形成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决策分散化和权威扩散化。进行破坏政府主导型管理方式的有效性。政府行为具有限制或放慢扩大高校自主权的内在倾向。所以,回顾高教体制改革的历程,在理顺政府与高校关系方面改革进展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政府既是改革的主导力量和直接推动力,但也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或改革的对象。在我国高教体制创新过程中能否继续推进,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与政府能否适时而恰当地协调这一内在矛盾的能力;第五部分,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政府不断推进职能转变的改革现实,借鉴了国外学者提出的“评估性政府”的理念,政府通过蕴含在“调查团报告”、“评估标准”的制定及实施中,通过少而精的政策杠杆保持全面的策略性的控制权限。它通过对输出的强调,依据经济的而非个人发展的需求重新界定了教育的目的,为控制单个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执数点少而驭全局。虽然评估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并非完善,众多学者也是对它的批评众多。但是这无疑是个有益的路径。最后提出了政府与高校良性互动关系的重构,笔者提出我国高校与政府关系重构的4个设想。总而言之,大学主体地位的形成和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仍是未来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求一个相互包容的界面或边界。这个边界就是“度”,也就是在政府与大学的相互依赖,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中寻找合适的度,从而使得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晓萍;;浅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理解层次、制约因素与战略步骤[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9期

2 李敏;郭乃正;;对于政府主导下的职称外语考试模式的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3 王丹;;浅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4 薛文治;;对高等学校由学年制到学分制转变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5 于忠亮;;和合公共管理对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6 李本友;吴雪云;赵霞;;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安徽省B市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文静;;时尚:高等教育管理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8 陈冠宇;;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对策[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冀彩芳;;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构建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刘优良;陈振明;;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福东;王爱东;孙金凤;;公共危机中政府会计信息基于“事项法”的采集与整合[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胡亮亮;;政府在循环经济立法中的主导作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迟福林;;中国政府转型新课题——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孙家驹;;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胡威;;论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好好;吴碧君;姚杰;;关于贵州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马勇;梁圣蓉;;会展业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模式的依据与策略创新[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新叶;;政府主导与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机制——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红艳;刘伦文;;国家与乡村关系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进铭;;论建立“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张强福;全省首条县级政府主导建设的高速公路开工[N];福建日报;2009年

2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丁力;政府主导发展仍属计划经济范畴[N];南方日报;2009年

3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丁力;政府主导发展仍属计划经济范畴[N];新华日报;2009年

4 施战辽;政府主导 县市联合 企业实施[N];国家电网报;2010年

5 记者 王龙玉;我市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N];金华日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梁海柱;农民健康档案:政府主导是关键[N];健康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党艳红;政府主导完善服务 百姓就医更加方便[N];银川晚报;2010年

8 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陈旭 王志高;倡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N];法制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海楠;北京将重编城市规划 应避免政府主导[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瑞昌 缪志聪;政府主导幼教品质升级[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清宪;论中国政府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阿卜杜勒·哈迪;中国与也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戴双兴;构建政府主导型土地储备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田克祯;农村制度变迁中政府主导逻辑的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9年

7 董亚男;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D];吉林大学;2009年

8 金光(Balgan Altangerel);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郑志龙;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何晓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与高校互动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朱舒然;学习型社区建设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郭林林;赣南脐橙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及运作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韩冰;论强化政府主导城市土地储备开发模式[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5 周华东;淮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6 陈晓龙;政府主导下的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侯春飞;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共治:突破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困境的思考[D];山东大学;2005年

8 吴建龙;宁夏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孙迪;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汪婵;发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经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7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67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