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文华、华中大学为讨论中心

发布时间:2020-08-19 19:57
【摘要】: 本文不仅仅是一篇有关于近代教育史的学位论文,而着眼于通过对两所关系密切的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的历史研究来观照、认识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复杂过程,故文章名为“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首先,文章对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学生的家庭出身、地域来源、宗教信仰、性别比例和所学科系等个人背景资料进行了长时段的分析,构筑出一个比较可信的、能够反映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基本情况的动态发展图景,从而来说明文华大学、华中大学作为一所基督教大学所具有的若干特质和揭示出基督教大学在“中国化”过程中,越来越受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潮流牵引。但在这一大背景下,基督教大学仍具有诸多特殊面相。 其次,文章对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学生的学习和学术、师生关系、社团活动和宗教生活等进行说明与分析。其主要关注点在于:基督教大学学生的活动是否为“西化”、“洋化”或曰“贵族化”;基督教精神与文化是如何通过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表现出来;时代的推演、变化有无从外界影响到基督教大学的校园生活,如有影响,则其真实情形如何。 最后,文章讨论了历史不同时期的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学生与近代中国学生运动的关系。这一部分以事实说明基督教大学学生并非是所谓的“香蕉人”,早期的基督教大学学生积极参加了推翻封建王朝、要求自由与民主的活动,但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基督教大学的华中大学学生群体在总体上与激进形态的学生运动保持距离,说明了彼此不同价值取向之所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基督教大学后来在中国大陆的消亡,某种程度上说确是政治的牺牲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64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博;;基督教大学对世俗化潮流和党化教育的顺应——以华中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近代史学刊;2009年00期

2 段琦;;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发展互动关系浅析[J];基督宗教研究;2005年00期

3 章博;;基督化的努力:以华中大学为个案的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劲松;;《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评介[J];山西青年;2013年20期

5 赵厚勰;;论近代基督教大学的职业教育[J];当代继续教育;2014年05期

6 刘家峰;论抗战时期基督教大学与国民政府之关系[J];史林;2004年03期

7 章博;;试论华中大学保持基督教特色的努力(1931—1951)[J];近代史学刊;2010年00期

8 杜敦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基督教大学立案探析[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8期

9 陈忠;武汉地区的基督教学校[J];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11期

10 章博;;基督教大学的中国化之路有多远——以华中大学为个案的研究[J];近代史学刊;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琦;;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发展互动关系浅析[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2 唐晓峰;;潮汕基督教简史及对当地基督教现状的影响[A];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一辑)[C];2016年

3 尚新建;;世俗化——美国基督教的特征[A];外国哲学(第26辑)[C];2013年

4 盛华;;论清政府对基督教在公立学校传播的政策[A];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二辑·2012)[C];2015年

5 杨淑华;;基督教思辨神学关于哲学新问题的解决[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6 郑争文;;基督教之神圣价值的自行启示及其现实意义[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二辑[C];2011年

7 唐晓峰;;云南省基督教传播特点及分析[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七辑[C];2013年

8 张岩聪;;基督教在本溪的渗透和传播[A];本溪市县区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二十五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马虎成;;基督教在当今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原因辨析——由“宗教生态失衡”论引发的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10 马虎成;;基督教在当今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原因辨析——由“宗教生态失衡”论引发的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徐晓鸿;发挥主导作用 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N];中国民族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吴艳;应加强农村基督教治理[N];中国民族报;2019年

3 记者 康丹;我市基督教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N];咸阳日报;2018年

4 通讯员 胡志敏;继承和发扬本市基督教优良传统[N];联合时报;2018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沈学彬;为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出有益探索[N];联合时报;201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韩琪;恩格斯晚年对宗教的态度没有发生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蓝希峰;基督教中国化之路“就在脚下”[N];中国民族报;2016年

8 王恩铭 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英国不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9 唐晓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对于基督教研究现状的几点反思[N];中国民族报;2015年

10 曹南来;区域性基督教和中国化基督教的差异与共性[N];中国民族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琰琰;向何处走—齐鲁大学发展路径研究(1927-1949)[D];山东大学;2017年

2 马君;基督教生态正义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马恩瑜;当代中国城市基督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谢竹艳;中国近代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办学活动研究(1892-1947)[D];苏州大学;2013年

6 陈建明;中国地方基督教的建构[D];上海大学;2013年

7 刘永亮;基督教与异教世界—拉克唐修护教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黄昌渊;中国古代基督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汪蓝;从澳门基督教美术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10 金杰;基督教传播对傈僳族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松涛;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文华、华中大学为讨论中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永广;沟通基督教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桥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石晓洁;基督教慈善组织的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杜京倍;基督教在云南的传播及其法律治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年

5 杨杰;人本与神本基督教起源观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耿翠翠;新中国电影中的基督教形象研究(1949-2015)[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斐琼;山西省基督教家庭教会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8 高治;阜阳市城区基督教信徒休闲体育活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胡艳丽;陕西基督教差会社会事工研究(1876-1952)[D];西北大学;2013年

10 李强;明治初期日本政府基督教政策的演变(1868~1873)[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7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97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