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疏离到协作: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0-09-28 22:22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从事务性管理的角度看,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基于课程学习与学术训练的学术性事务及其管理,二是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而日益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具体包括注册、财政资助、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住宿指导等等,它们相对于第一类事务来说,与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学术训练关系较为间接,但呈现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在美国高校,两类事务的运行管理分别称为学生管理的学术事务(academic affairs)与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 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学术性事务与非学术性事务的关系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争论的话题之一。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高校,学生工作以学术为中心,由教师负主要责任,而事务性的学生工作者则是为学生提供服务(而非教学)的人员,被认为是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配角。后来,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剧增等多方面原因,学生事务(即学生管理的事务性事务)开始朝专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与学术性事务越来越疏远,在一定程度也远离了学生培养的核心工作——学生的学习。这样,学生事务性事务的功能和地位受到质疑。20世纪70年代后,高等教育环境的巨变促使人们对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展开反思,并意识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疏远阻碍了整合教育资源以增进学生学习进步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牵涉到学校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只有通过教师、行政人员、学生事务专门工作者的共同合作,大学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与热诚。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高校着手改善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关系。而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过程,体现了美国高校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为基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通过与学术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专业化与学术化成为学生工作实践发展的两翼。 本文通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变化,分析了两者关系转变内含的的价值观念,力求全面阐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转变。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探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美国高校为实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而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结构调整、文化支持、技术变革这三方面。第四部分讨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过程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特质。第五部分阐述了其对我国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启示。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9.71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释义
(三) 相关文献分析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历史发展
(一) 1636-1776:自然合一
(二) 1776-1937:独立分化
(三) 1937-1968:渐行疏远
(四) 1968-1994:协作的萌芽
(五) 1994至今:协作的发展
三、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 必然性: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 可能性:高校内部有着协作的天然衔接点
(三) 实然性:直接推动因素分析
四、实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措施
(一) 结构调整:成立协作咨询委员会
(二) 文化支持:对话沟通
(三) 技术变革:开展各种协作项目
(四) 案例:马萨诸赛州波士顿大学的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合作
五、关系转变内含的价值取向与核心特质
(一) 价值取向
(二) 核心特质:学生事务进一步专业化和学术化
六、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启示
(一) 学生事务要改变工作理念:把学生放首位
(二) 聚焦学生学习,创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协作伙伴关系
(三) 重视学生事务的学术研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四) 加强管理法规和专业协会的建设
(五) 激发大学学术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9.71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释义
(三) 相关文献分析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历史发展
(一) 1636-1776:自然合一
(二) 1776-1937:独立分化
(三) 1937-1968:渐行疏远
(四) 1968-1994:协作的萌芽
(五) 1994至今:协作的发展
三、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 必然性: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 可能性:高校内部有着协作的天然衔接点
(三) 实然性:直接推动因素分析
四、实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措施
(一) 结构调整:成立协作咨询委员会
(二) 文化支持:对话沟通
(三) 技术变革:开展各种协作项目
(四) 案例:马萨诸赛州波士顿大学的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合作
五、关系转变内含的价值取向与核心特质
(一) 价值取向
(二) 核心特质:学生事务进一步专业化和学术化
六、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转变的启示
(一) 学生事务要改变工作理念:把学生放首位
(二) 聚焦学生学习,创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协作伙伴关系
(三) 重视学生事务的学术研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四) 加强管理法规和专业协会的建设
(五) 激发大学学术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国春;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 刘朋,宁彦锋;走向以人为本的学校——美国学校组织变革模型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3 马健生;滕s
本文编号:2829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2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