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信息素养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1 16:11
   随着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显而易见,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教育自身要紧跟时代发展,勇立时代潮头。信息社会需要信息化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地,由于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复杂化,教师在未来教育中的作用也将更加复杂化。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需要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这里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学科素质和能力,还要有包含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我们需要看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得教师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培养训练适应未来教育需要的高质量的教师,关乎教育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发达。 本文重点研究了未来教师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种能力,指出信息技术素养是当前现代教育素养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着重分析了信息素养的本质、形成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培养高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与方案。确立了详细的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实验实践环节教学安排、教学网站与虚拟学习环境的建设方案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发展的形势,未来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 第二章,首先从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入手,分析了未来教师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素养,并着重指出信息素养是其中的重点,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然后重点分析了信息素养的构成,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培养;最后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高师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特点。 第三章,详细分析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路,提出课程改革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需要,要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服务,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建设具有开放性的内容体系,促进学习迁移,以及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敏感性。 第四章,介绍了我们的课改成果。包括课程标准和评价指标,教材的建设,实验教学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结语部分指出了研究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 纂于信息素养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研究 进行了展望。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随着形势不 断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逐步完善和 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信息素养,现代教育技术素养,课程改革。 分类号:G434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65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二、社会发展对公共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高师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
    一、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
    二、信息素养及其培养
    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在高师信息素养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第三章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课程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改革要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结合
    三、建设开放性的教材系统
    四、创建数字化的教学环境
    五、课程整合,改革教法
    六、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敏感性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的新体系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
    二、实践实验教学建设
    三、网站建设
    四、教学方法改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成果著作目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丁一;;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J];江西教育;2011年18期

2 网沙红;要重视信息素养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8年05期

3 梧秋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物理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6期

4 张颖羿;;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5 范希峰;;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培养[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Z1期

6 唐艳;;网络,让语文作业更富有个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7期

7 杨曦;;现代教育技术与西藏牧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结合[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8 庄玉强;;试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9 张晶华;;现代教育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10 赵春荣;;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魅力数学课堂[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广西南宁市卫国小学课题组;;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之子课题“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 展现代教育技术翅膀,助网络作文教学腾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王金芳;;医院图书馆信息素养培养与教育的实践体会[A];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龙海;;浅谈怎样提高贫困地区档案人员信息素养[A];贵州省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陆真;魏雯;林菲菲;;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构建及培养模式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陈晓华;;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 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6 韦绍芬;;图书馆的社会价值[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茅育青;吴永志;;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初探[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董臻宇;;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诗歌学习中的自主能力的培养[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严道南;蒋斌;罗明;张世中;田进强;;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应用[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考玉顺;周秀芳;;现代教育技术下探究式学习的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泰州市海陵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卉;试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N];江苏教育报;2008年

2 张敬华 陈东;人的“信息素养”更重要[N];中国国防报;2005年

3 甘州区小河中心学校 宋学军 王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体现“两抓”[N];张掖日报;2005年

4 聂相玲;如何培养信息素养[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刘俊红;乐安二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蔚然成风[N];抚州日报;2010年

6 二炮某部部队长 刘晓东;努力提高官兵的信息素养[N];科技日报;2011年

7 渭城区正阳中学 张时红;刍议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N];咸阳日报;2011年

8 潍坊第一中学校长 于允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陈晓 山西财经大学;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10 余丽 编译;美国的信息素养及其标准[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4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党员干部信息素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吕爱杰;学习支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兴波;基于信息素养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张萍;网络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艳;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亚平;基于信息素养的高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课程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云莲;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吕艳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纪丹;基于信息素养调查的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肖劲光;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3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3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