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从昆明师专看五年制大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题

发布时间:2020-10-25 03:43
   昆明师专五年制大专是昆师专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 要,从新世纪伊始开设的大专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省广大德育工作者正在积极 探索、丰富和完善适合五年制大专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理论。对昆师专五年制大 专学生进行以政治观、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调查研究,在较好地把 握昆师专五年制大专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五年制大专生思想道德 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对改进和加强五年制大专德育工作,构建适合五年制大专学 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养成规律的五年制大专德育体制,全面提高昆师专五年制 大专德育的质量与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调查探讨以政治观、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昆师专五年制 大专生思想道德现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五年制大专生自我心态评价; 2、五年制大专生的政治观;3、五年制大专生的道德品质状况;4、五年制大专生 的人生价值观:5、五年制大专生的爱情观。根据以上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 为二种形式:问卷一是单项选择题,问卷二是三项选择题。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访谈、查阅资料和个案调查等方法,以整 群取样的方式,选取昆明师专招收五年制大专生的四个系的五年制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如下:1、大部分学生情绪较稳定,有积极进取精神,人际关系和谐,但也有 部分学生感到较焦虑、压抑和空虚。2、昆师专五年制大专生基本政治态度是积极 的,但部分学生的政治观尚需科学引导。3、学生的品德状况从总体上看是良好的, 但青少年道德水准下降,国家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减弱的现象已在一定程度上存 在。4、少数同学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较幼稚、肤浅,甚至把金钱的多寡当作衡量人生 价值的唯一尺度。5、相当多的同学在恋爱认识上存在误区。 本文就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 本文最后一部分根据昆师专五年制大专生思想道德现状特点及其原因,提出 了加强五年制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积极 引导五年制大专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第二,精雕细琢,塑造德育教师 的高尚人格;第三,结合学生实际,深化五年制“两课”教育教学改革。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从昆明师专看五年制大专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一、自我心态评价
    二、五年制大专生的政治观
    三、五年制大专生的道德品质状况
    四、五年制大专生的人生价值观
    五、五年制大专生的爱情观
第三部分 从昆明师专看五年制大专生思想道德的特点
    一、昆师专五年制学生自我心态现状的总体特征
    二、五年制大专生政治观特点分析
    三、五年制大专生道德品质特点分析
    四、昆师专五年制学生人生价值观和爱情观特点分析
第四部分 从昆明师专看加强五年制大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引导五年制大专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二、精雕细琢,塑造德育教师的高尚人格
    三、结合学生实际,深化五年制“两课”教育教学改革
第五部分 附录
    一、昆明师专及其五年制大专生概况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
    四、调查研究的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翔;图形思维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卫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6 费成效;;关于提高教师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作用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7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魏明,胡启涛;构建创造性的大学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夏晓莉,李玉军,刘伟;从心理危机干预谈对学生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2 毕德;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与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5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保华;郑州市城市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姚丽华;河南省武术学校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文斌;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若钢;全球化趋势认识误区的理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柳国辉;关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5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