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在师范生中开展不同的性教育方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0-12-25 11:34
  本文以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论”为依据,结合教学设计理论、国内外相关的教育理论,根据师范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师范生课堂性健康教育不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目的:为科学、有效的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客观依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南昌第二师范学校2005年入学的普师一年级3个班学生131人;研究方法:性生理知识教育采用课件导学方式,性心理和预防性伤害知识教育采用小组讨论和双向激导方式,性道德、性法规教育采用模拟角色的方式,艾滋病普及教育采用知识竞答方式。实验教学周期为12周,每周2节课。结果:不同的性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性教育方式进行课堂性教育,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必要的性知识和具备一定预防性伤害意识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性道德和性法制观念。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育方式。结论:介于中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中专生,身体的发育与第二性征的发展突飞猛进,这是人身心早成熟的标志之一,但同时它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客观地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势在必行。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教学内容
        2.2.1 性生理知识
        2.2.2 性心理知识
        2.2.3 性道德、性法规教育
        2.2.4 预防性伤害教育
    2.3 实验方法
        2.3.1 课件导学方式
        2.3.2 小组讨论方式
        2.3.3 模拟角色方式
        2.3.4 双向激导方式
        2.3.5 知识竞答方式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教师、家长对性教育的认同与性认识调查结果
    3.2 课件导学方式的教学结果
    3.3 小组讨论方式的教学结果
    3.4 模拟角色方式的教育结果
    3.5 双向激导方式的教学结果
    3.6 知识竞答方式的教学结果
    3.7 个案分析
4 讨论
    4.1 以学生为主体的性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4.2 多种性教育方式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4.3 运用不同性教育方式促进了教师主导的作用和角色的开发
    4.4 不同性教育方式的流程设置有利于将过程和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实施
    4.5 不同方式的性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
    4.6 课件导学方式可为校园网站的性教育优势提供参考依据
    4.7 研究课堂性教育的意义与国外性健康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4.7.1 研究课堂性教育的意义
        4.7.2 国外性健康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4.7.2.1 瑞典的性教育
            4.7.2.2 澳大利亚的性教育
            4.7.2.3 美国的性教育
            4.7.2.4 日本的性教育
    4.8 对国内性教育的讨论
    4.9 展望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谈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J]. 徐天民.  中国性科学. 2006(01)
[2]肩负历史使命,完善中国性教育巨大社会工程[J]. 崔以泰.  中国性科学. 2006(01)
[3]网络环境下实施青春期性教育初探[J]. 石通元.  教育探索. 2005(08)
[4]学校性教育对师范生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需求的影响[J]. 徐明,邵佩兰.  中国校医. 2005(03)
[5]对我国性教育的历史追溯、比较分析及其反思[J]. 苏红,任永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5)
[6]新世纪中专生性教育的探索[J]. 李宝霞,黄颖,姚远.  职业与健康. 2004(10)
[7]青春期性教育方法探讨[J]. 普丽芬,杨继宏.  卫生职业教育. 2004(15)
[8]当前中国青少年性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 邹顺康.  道德与文明. 2004(03)
[9]国外青春期性教育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启示[J]. 高文.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10]青少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性教育现状研究[J]. 李文虎,雷良忻,黄海.  心理学探新. 2003(04)



本文编号:2937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37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