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20:01
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和科技挑战,我国提出了“在我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在这一决策的引导下,我国许多重点大学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课程建设是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通过课程国际化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是摆在我国重点大学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对课程国际化进行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本论文探讨了课程国际化的相关概念,并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课程国际化存在的理论基础,使我们能够从思想上或理论上明确地认识到课程国际化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使得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知识普遍性理论使得课程与知识的引入与输出成为可能;后现代课程观则要求必须以一种开放的观念来构建课程。在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实践问题,即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应如何发展。在现状部分,笔者探讨了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动因,明确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模式,其中主要以内向型课程国际化为主;总结了目前我国重点大...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 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念阐释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课程国际化的理论研究
2.1 文化学基础-多元文化理论
2.2 知识学基础-知识普遍性理论
2.3 课程论基础-后现代课程观
3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现状考察和问题分析
3.1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现状考察
3.2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 国外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实践
4.1 美国大学的课程国际化
4.2 马来西亚的双联课程
5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建议
5.1 制定法规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
5.2 制定合理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
5.3 以国际化观点构建大学课程,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之中
5.4 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5 以优势学科为依托,重点扶持,加快其课程国际化建设
5.6 根据本国国情、校情,走特色化的课程国际化发展道路
5.7 内向型与外向型课程国际化并行,正确认识课程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注 释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J]. 徐颖.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3(03)
[2]关于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探讨[J]. 季诚钧. 课程.教材.教法. 2003(04)
[3]“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 黄福涛.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2)
[4]论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J]. 姜波,孙望安.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3(01)
[5]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J]. 李新华,孙琦.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6]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理念与实践[J]. 李延成. 外国教育研究. 2002(07)
[7]高等教育国际化解读[J]. 房欲飞. 现代教育科学. 2002(05)
[8]重点大学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J]. 别敦荣. 理工高教研究. 2002(01)
[9]向课程研究的国际化迈进[J]. 派纳,何华武. 全球教育展望. 2002(02)
[10]海外培训课程与大学的国际化[J]. 郎晓红,崔国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2989691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 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念阐释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课程国际化的理论研究
2.1 文化学基础-多元文化理论
2.2 知识学基础-知识普遍性理论
2.3 课程论基础-后现代课程观
3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现状考察和问题分析
3.1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现状考察
3.2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 国外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实践
4.1 美国大学的课程国际化
4.2 马来西亚的双联课程
5 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建议
5.1 制定法规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
5.2 制定合理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
5.3 以国际化观点构建大学课程,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之中
5.4 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5 以优势学科为依托,重点扶持,加快其课程国际化建设
5.6 根据本国国情、校情,走特色化的课程国际化发展道路
5.7 内向型与外向型课程国际化并行,正确认识课程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注 释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J]. 徐颖.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3(03)
[2]关于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探讨[J]. 季诚钧. 课程.教材.教法. 2003(04)
[3]“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 黄福涛.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2)
[4]论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J]. 姜波,孙望安.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3(01)
[5]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J]. 李新华,孙琦.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6]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理念与实践[J]. 李延成. 外国教育研究. 2002(07)
[7]高等教育国际化解读[J]. 房欲飞. 现代教育科学. 2002(05)
[8]重点大学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J]. 别敦荣. 理工高教研究. 2002(01)
[9]向课程研究的国际化迈进[J]. 派纳,何华武. 全球教育展望. 2002(02)
[10]海外培训课程与大学的国际化[J]. 郎晓红,崔国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2989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8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