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价值取向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1-01-20 20:50
  大学教师激励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因为大学教师激励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专业化程度,继而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学界和高校管理层都一直关注对大学教师激励的研究。知识经济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知识与创新将成为时代的话题。知识经济将会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对高深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提出新的挑战。高校激励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为大学教师激励制度找准定位是现代大学制度安排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在探索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一般规律上为知识经济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定位。在作者看来,大学教师激励制度是在一定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架构出来的。而这种价值取向和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教育价值观、高校职能价值观以及人性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价值取向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某类社会群体通过开展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追求和实现特定的、并被该类社会群体所认可的社会价值和精神。这种价值和精神指引着该类社会群体的实践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社会价值观决定着教育价值观和高校职能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价值取向。教育价值观和高校职能价值观都是由...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关于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研究
        1.2.3 国外关于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与大学发展
    2.1 大学教师与大学发展
        2.1.1 高等教育的萌芽源于智者的出现
        2.1.2 大学的诞生源于师生行会学术组织性质的确立
    2.2 大学教师激励制度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2.2.1 大学教师激励制度可以免除政治干扰,保证学校的高效运作
        2.2.2 大学教师激励制度可以优化高校人力资源
        2.2.3 以激励学术为目标,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合法化认同
    2.3 大学发展需要制定相适宜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
        2.3.1 中世纪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体现政治服务性,以服从政治和宗教为价值取向(5世纪——14世纪)
        2.3.2 近代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体现经济服务性,以发展科学为价值取向(15世纪——19世纪)
        2.3.3 现代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体现出服务社会的学术性价值取向(20世纪——21世纪)
        2.3.4 国外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价值取向的分析
第3章 计划经济时代激励制度价值取向:"平均主义"
    3.1 以"平均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时代背景
    3.2 以"平均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特征
    3.3 以"平均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评价
第4章 市场经济下激励制度的价值取向:"效率优先"
    4.1 以"效率优先"为价值取向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时代背景
    4.2 以"效率优先"为价值取向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特征
    4.3 以"效率优先"为价值取向的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评价
第5章 知识经济下激励制度的价值取向:"学术创新"
    5.1 以"学术创新"为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时代背景
    5.2 以"学术创新"为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特征
    5.3 以"学术创新"为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评价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及其价值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高校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J]. 李志峰,沈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2]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 吴頔.  文教资料. 2007(17)
[3]终身教职:一项有效激励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安排——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J]. 宋京.  复旦教育论坛. 2007(03)
[4]学术评价应有利于创新[J]. 姜尔林.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03)
[5]论大学学术制度的起源与发展[J]. 丁玉霞,李福华.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02)
[6]西方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J]. 郭丽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04)
[7]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对当今兴办高校的启示[J]. 肖正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11)
[8]欧洲中世纪大学学术研究的形式与特征[J]. 李志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9]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及其评价[J]. 曹雯雯,朱乐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西方高等教育目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 姜娟芳,朱金卫.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硕士论文
[1]高校教师激励的权变分析[D]. 汤梅.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9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89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