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17:16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对高校如何科学定位的研究日益增多,形成了不少积极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问题方面,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专门研究和讨论相对较少,深入到对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问题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以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研法、比较法、量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归纳。目前,我国不少学者对高校分类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介绍和分析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分类经验,并借鉴其分类方法对国内高校分类提出相关建议。二是多角度阐述高校分类定位的理论依据和依据大学排行榜结果进行分类定位等。总体来讲,现有研究成果中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且一些实证研究的评价标准比较复杂和模糊,不能有效地进行实际操作。由于院系的特殊性,其分类主要是指类型定位,属于定位的内容,因此,本文借鉴高校分类及定位方法及其思想,对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2)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内涵的界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的定位内涵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界定,但这些定位概念有的是对...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1.2 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
1.1.3 院系科学合理发展的需要
1.1.4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高等教育观综述
2.1.2 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研究综述及分析
2.1.3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分类定位研究综述
2.1.4 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研究的启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2.2.2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的内涵
2.2.3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的内涵
3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体系构建及定位分析
3.1 院系定位的原则、依据、内容
3.1.1 定位的原则
3.1.2 定位的依据
3.1.3 定位的内容
3.2 影响院系定位的因素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因素
3.3 定位主体的确定
3.3.1 定位主体的概念
3.3.2 定位主体应具备的素质及素质提高途径
3.4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类型定位分析
3.4.1 类型定位标准
3.4.2 研究型院系的定位
3.4.3 教学型院系的定位
4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的保障措施
4.1 宏观保障措施—政府及社会的支持
4.2 中观保障措施—学校需采取的战略措施
4.2.1 明晰办学指导思想
4.2.2 学校科学合理的定位
4.2.3 建立院系定位的学校引导机制
4.2.4 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4.2.5 创新评价方法,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4.3 微观保障措施—院系应做的努力
4.3.1 正确认识院系分类定位的重要性
4.3.2 建立新型院系精神
4.3.3 建立现代院系管理制度
4.3.4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4.3.5 提高管理效率
5 案例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
5.1 学校现状分析
5.1.1 简介及定位
5.1.2 院系设置情况
5.1.3 院系发展概况及评价
5.2 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的原则、依据和内容
5.3 影响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的因素
5.4 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的主体及其特征
5.5 西安科技大学院系类型定位分析
5.5.1 院系类型定位标准
5.5.2 院系类型定位模型
5.6 当前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5.6.1 存在的问题
5.6.2 保障措施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定位的思考[J]. 胡益龙. 当代教育论坛. 2005(23)
[2]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 潘懋元. 中国大学教学. 2005(12)
[3]对地方高校科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思考[J]. 王玉丰. 焦作大学学报. 2005(04)
[4]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及办学思路[J]. 应鹏展,倪自丰,修伟杰,贾良菊,杨笑宇,应佳伟,许林敏.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5)
[5]大学定位发展的两个维度[J]. 毛建明.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04)
[6]大学定位:观念的反思与秩序的重建[J]. 刘振天,杨雅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06)
[7]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 陈厚丰. 中国高教研究. 2003(11)
[8]创新学科布局 规范院系设置[J]. 刘少雪,程莹,刘念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05)
[9]试论定位理论指导下的大学定位[J]. 项文彪.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05)
[10]试论大学专业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J]. 曹如军. 复旦教育论坛. 2003(04)
硕士论文
[1]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 张薇.南京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1801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1.2 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
1.1.3 院系科学合理发展的需要
1.1.4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高等教育观综述
2.1.2 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研究综述及分析
2.1.3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分类定位研究综述
2.1.4 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研究的启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2.2.2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的内涵
2.2.3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的内涵
3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体系构建及定位分析
3.1 院系定位的原则、依据、内容
3.1.1 定位的原则
3.1.2 定位的依据
3.1.3 定位的内容
3.2 影响院系定位的因素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因素
3.3 定位主体的确定
3.3.1 定位主体的概念
3.3.2 定位主体应具备的素质及素质提高途径
3.4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类型定位分析
3.4.1 类型定位标准
3.4.2 研究型院系的定位
3.4.3 教学型院系的定位
4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的保障措施
4.1 宏观保障措施—政府及社会的支持
4.2 中观保障措施—学校需采取的战略措施
4.2.1 明晰办学指导思想
4.2.2 学校科学合理的定位
4.2.3 建立院系定位的学校引导机制
4.2.4 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4.2.5 创新评价方法,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4.3 微观保障措施—院系应做的努力
4.3.1 正确认识院系分类定位的重要性
4.3.2 建立新型院系精神
4.3.3 建立现代院系管理制度
4.3.4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4.3.5 提高管理效率
5 案例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
5.1 学校现状分析
5.1.1 简介及定位
5.1.2 院系设置情况
5.1.3 院系发展概况及评价
5.2 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的原则、依据和内容
5.3 影响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的因素
5.4 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的主体及其特征
5.5 西安科技大学院系类型定位分析
5.5.1 院系类型定位标准
5.5.2 院系类型定位模型
5.6 当前西安科技大学院系定位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5.6.1 存在的问题
5.6.2 保障措施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定位的思考[J]. 胡益龙. 当代教育论坛. 2005(23)
[2]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 潘懋元. 中国大学教学. 2005(12)
[3]对地方高校科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思考[J]. 王玉丰. 焦作大学学报. 2005(04)
[4]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及办学思路[J]. 应鹏展,倪自丰,修伟杰,贾良菊,杨笑宇,应佳伟,许林敏.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5)
[5]大学定位发展的两个维度[J]. 毛建明.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04)
[6]大学定位:观念的反思与秩序的重建[J]. 刘振天,杨雅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06)
[7]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 陈厚丰. 中国高教研究. 2003(11)
[8]创新学科布局 规范院系设置[J]. 刘少雪,程莹,刘念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05)
[9]试论定位理论指导下的大学定位[J]. 项文彪.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05)
[10]试论大学专业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J]. 曹如军. 复旦教育论坛. 2003(04)
硕士论文
[1]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 张薇.南京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1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6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