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05-06 18:37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依靠,但近年来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法制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出现了一些问题: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不合理,将法制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分离;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较为匮乏,法律情感比较淡漠;目前法制教育的内容设置不甚合理,现有法制教育方法滞后等等,均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效果欠佳大致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理论研究有待加强,目前对于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概念使用没有做到统一,有些概念界定含混不清,相互之间区分也不明确。探讨方法途径的多,重视实践环节的多,但研究功能、载体、规律的少,研究实效性的少;当前的法制教育评价体系单一,几乎仅仅是依靠书面的考试成绩来对其效果进行认定,达不到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目的;缺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内部师资的培养、培训没有规划,落不到实处,外部师资的使用也缺乏规范。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缺失,我们可以从六个...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
2.1 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不合理
2.1.1 高校法制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分离
2.2 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2.2.1 法律知识匮乏
2.2.2 法律情感淡漠
2.3 法制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
2.4 法制教育方法滞后
2.4.1 普法教育方法简单
2.4.2 法制教学手段单一
2.5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第3章 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原因
3.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
3.2 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失当
3.3 师资队伍建设尚待改进
3.4 法制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3.5 学生内在需求动力不强
第4章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4.1 营造学生法制教育的良好环境
4.2 更新高校法制教育观念
4.2.1 培育宪政意识
4.2.2 树立法制教育的价值目标
4.2.3 确立法制教育的独立地位
4.3 完善评价机制,改变法制教育观念
4.3.1 用法律评价取代道德评价
4.3.2 改革法制教学评价方法
4.4 合理设置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
4.4.1 法制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4.4.2 法制教育与健康心理教育相结合
4.4.3 加强校纪校规教育和安全教育
4.4.4 加强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制教育
4.4.5 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制教育
4.4.6 加强刑事法律制度方面的法制教育
4.4.7 加强程序法律制度方面的法制教育
4.5 改革大学生法制教育方法
4.5.1 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
4.5.2 建构有效实践环节
4.5.3 实现法制教育网络化
4.6 加快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4.6.1 加大校内师资培训工作力度
4.6.2 建设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 赵光军.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1)
[2]重视并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 陈金春,刘成荣.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 崔长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4]浅析女大学生犯罪的十大原因及预防[J]. 任江林.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5]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致因及教育对策[J]. 孙红丹,王爱红. 求实. 2005(S2)
[6]现代社会人本教育的恒定价值[J]. 郭霞,王其增. 中国成人教育. 2005(12)
[7]从大学生犯罪看大学教育的缺失[J]. 王雪峰.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1)
[8]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J]. 苗连营. 河南社会科学. 2005(05)
[9]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J]. 郭声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07)
[10]大学生法律信仰与大学法制教育[J]. 李洁珍. 党史文苑. 2005(10)
本文编号:3172422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
2.1 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不合理
2.1.1 高校法制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分离
2.2 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2.2.1 法律知识匮乏
2.2.2 法律情感淡漠
2.3 法制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
2.4 法制教育方法滞后
2.4.1 普法教育方法简单
2.4.2 法制教学手段单一
2.5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第3章 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原因
3.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
3.2 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失当
3.3 师资队伍建设尚待改进
3.4 法制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3.5 学生内在需求动力不强
第4章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4.1 营造学生法制教育的良好环境
4.2 更新高校法制教育观念
4.2.1 培育宪政意识
4.2.2 树立法制教育的价值目标
4.2.3 确立法制教育的独立地位
4.3 完善评价机制,改变法制教育观念
4.3.1 用法律评价取代道德评价
4.3.2 改革法制教学评价方法
4.4 合理设置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
4.4.1 法制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4.4.2 法制教育与健康心理教育相结合
4.4.3 加强校纪校规教育和安全教育
4.4.4 加强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制教育
4.4.5 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制教育
4.4.6 加强刑事法律制度方面的法制教育
4.4.7 加强程序法律制度方面的法制教育
4.5 改革大学生法制教育方法
4.5.1 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
4.5.2 建构有效实践环节
4.5.3 实现法制教育网络化
4.6 加快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4.6.1 加大校内师资培训工作力度
4.6.2 建设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 赵光军.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1)
[2]重视并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 陈金春,刘成荣.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 崔长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4]浅析女大学生犯罪的十大原因及预防[J]. 任江林.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5]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致因及教育对策[J]. 孙红丹,王爱红. 求实. 2005(S2)
[6]现代社会人本教育的恒定价值[J]. 郭霞,王其增. 中国成人教育. 2005(12)
[7]从大学生犯罪看大学教育的缺失[J]. 王雪峰.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1)
[8]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J]. 苗连营. 河南社会科学. 2005(05)
[9]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J]. 郭声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07)
[10]大学生法律信仰与大学法制教育[J]. 李洁珍. 党史文苑. 2005(10)
本文编号:3172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7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