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8 12:59
  对质量的关注是高等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专业认证作为质量保障手段之一在我国正日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从实施的角度研究高校专业认证,深入分析影响专业认证实施的各种因素,总结国外实施专业认证的先进经验,对进一步推进我国专业认证大有裨益。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政府逐步重视专业认证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专业认证也成为联系专业教育和职业制度的桥梁。在建筑航海专业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进了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国际互认。高校实施专业认证不仅是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社会关注高校质量意识增强的结果。但是专业认证实施的范围有限、深度不足,而市场机制、文化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影响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的主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开展了专业认证,专业认证对其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繁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认证中,专业认证机构设置科学合理,不仅紧密结合实业界,而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了认证活动客观公正地实施;专业认...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我国实施专业认证的总体考察
    2.1 专业认证兴起的背景
    2.2 实施的基本状况
    2.3 实施状况分析
第3章 发达国家实施专业认证的经验与借鉴
    3.1 专业认证机构设置科学合理
    3.2 专业认证运行有序高效
    3.3 专业认证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
    3.4 专业认证与注册制度紧密挂钩
第4章 我国实施专业认证的具体建议
    4.1 宏观总体决策
    4.2 中观密切配合
    4.3 微观重视激励
第5章 实施专业认证的个案研究
    5.1 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5.2 航海教育专业认证历史回溯
    5.3 航海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程序
    5.4 实施经验
    5.5 改进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美、荷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模式比较与借鉴[J]. 张晓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2]美国教育评估机构的运行机制[J]. 海平.  教育. 2007(11)
[3]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及其对策[J]. 施雨丹.  高教探索. 2007(02)
[4]美、英、德工程教育认证的比较与借鉴[J]. 张晓琴.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01)
[5]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 韩晓燕,张彦通,王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06)
[6]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J]. 张文雪,王孙禺,李蔚.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05)
[7]论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J]. 周光礼.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05)
[8]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袁本涛,王孙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03)
[9]强化教育质量保证:若干教育认证评估方法的探析与比较[J]. 崔玉婷,高焕祥.  比较教育研究. 2006(03)
[10]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的构建方向——香港工程师学会的经验[J]. 韩晓燕,张彦通.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02)

博士论文
[1]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 田恩舜.华中科技大学 2005
[2]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 董秀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研究[D]. 张会兰.河北大学 2005
[2]中国大学社会评价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探析[D]. 杨道涛.南京理工大学 2005
[3]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D]. 朱旭.汕头大学 2005
[4]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叶国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5]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研究[D]. 王伟.河北大学 2004
[6]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问题研究[D]. 李兵.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的研究[D]. 陈宇莺.湖南大学 2003
[8]论市场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政府管理[D]. 王一定.湖南师范大学 2003
[9]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 朱国辉.中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93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93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