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6-16 03:54
  “和谐社会”,即和谐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核心是人。而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都是为实现这一基本功能服务的。所以,高等教育是通过培养和谐的人才即实现自己的基本功能,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的。只有实现了人的和谐发展,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的高度发展是社会整体文明提高的标志,两者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内在逻辑必然。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学校职能的阐释、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化及其在当代的创新和完善、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标志及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内在联系这几个方面揭示了高等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并探索了全面、和谐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关系的理论体系。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本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对和谐社会和高等教育关系的初步认识
2 高等教育功能的理论探讨
    2.1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培养高层次人才
    2.2 高等学校职能是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手段
        2.2.1 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
        2.2.2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关系的新理解
3 高等教育功能实现的历史演变
    3.1 三大职能的历史划分
    3.2 大学教学(传播知识)职能的历史回顾
        3.2.1 大学的涵义及其产生背景
    3.3 大学科研职能的历史回顾
        3.3.1 科研进入大学的背景
        3.3.2 传统大学科研职能的实质
    3.4 大学服务职能的历史回顾
        3.4.1 大学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
        3.4.2 大学怎样为社会服务
    3.5 大学职能的发展始终体现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
    3.6 高等学校职能在当代的完善
        3.6.1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
        3.6.2 三项职能的新拓展
4. 和谐社会的标志与高等教育的内在关系
    4.1 教育、社会、人之关系
        4.1.1 社会与人之相互关系
        4.1.2 社会本位观和个体本位观的内涵
        4.1.3 “谁是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目的诠释
    4.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4.2.1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2.2 社会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
        4.2.3 教育应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3 和谐的社会与和谐的人
        4.3.1 和谐社会的内涵
        4.3.2 和谐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3.3 和谐的人的理想状态
    4.4 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4.4.1 和谐社会的开放性与平等性
        4.4.2 “和”的理念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3 规章的自觉
5 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5.1 建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人才培养途径
    5.2 建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多元知识体系
        5.2.1 教学体现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
        5.2.2 科研追求的是培养创造知识的人
        5.2.3 应用知识的价值在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
        5.2.4 三项职能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培养
    5.3 建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文化氛围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几点思考[J]. 罗中先.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2]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J]. 李珣.  求实. 2005(S1)
[3]大学服务功能的理性研究[J]. 郑旭.  辽宁教育研究. 2005(10)
[4]“和谐的人”什么样?[J]. 云帆.  百科知识. 2005(15)
[5]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J]. 李红.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7)
[6]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对几个教育问题的思考[J]. 赖阳春.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3)
[7]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J]. 陈成文,曾武成.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3)
[8]经典大学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宋保忠,相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对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J]. 程水英,胡朝阳.  前沿. 2005(06)
[10]满足精神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J]. 王杰恩.  东岳论丛. 2005(03)



本文编号:3232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32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