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的使命:适应与超越
发布时间:2021-10-08 15:32
大学的使命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知识经济的出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把大学推向社会的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就出现了矛盾,大学究竟应该适应社会还是超越社会,这是一个存在重要分歧的问题。论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大学适应与超越社会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处理二者相互关系的思路。 论文认为,适应和超越都是大学不可回避的责任,它们之间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当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的时候,大学必然要对社会的要求有所适应;另一方面,大学的历史和大学长久以来形成的理想又决定了大学必须对社会有所超越。但是在现实中,大学往往走向两个极端:由于过度强调大学对社会的适应而走向庸俗化,由于过分保守而成为与世隔绝的“象牙之塔”。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原则上确定适应和超越的界限。 论文提出大学要对社会进行主动性的适应,即有选择的适应的观点。大学通过充分发挥适应过程中的主动选择性,可以排除一些可能影响到大学理想的庸俗事务,避免陷入对社会要求无休止的满足之中。关于大学对社会的超越,文章认...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大学与大学的使命
二、 适应社会--大学的现实使命
(一) 大学适应社会的动因
(二) 适应社会的指导思想及形式
三、 超越社会--大学的本真使命
(一) 永远的象牙塔精神
(二) 象牙塔精神的现代价值
(三) 大学之引导与超越社会
四、 适应与超越关系的辩证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神融合与重构: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J]. 马廷奇.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1)
[2]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J]. 刘铁芳. 书屋. 2002(08)
[3]大学理念:对知识存在状态的关注[J]. 张男星. 江苏高教. 2001(06)
[4]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整合认同——大学定位的再思考[J]. 周光礼,刘献君. 江苏高教. 2002(01)
[5]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理念[J]. 项贤明. 江苏高教. 2001(05)
[6]略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 张鹏. 高等建筑教育. 2001(04)
[7]何谓大学精神[J]. 刘宝存. 高教探索. 2001(03)
[8]大学市场化趋势与大学精神的传承[J]. 赵婷婷.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5)
[9]自治、控制与合作——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进历程[J]. 赵婷婷. 现代大学教育. 2001(04)
[10]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批判精神的思考[J]. 陈坤华. 煤炭高等教育. 2001(03)
本文编号:3424447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大学与大学的使命
二、 适应社会--大学的现实使命
(一) 大学适应社会的动因
(二) 适应社会的指导思想及形式
三、 超越社会--大学的本真使命
(一) 永远的象牙塔精神
(二) 象牙塔精神的现代价值
(三) 大学之引导与超越社会
四、 适应与超越关系的辩证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神融合与重构: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J]. 马廷奇.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1)
[2]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J]. 刘铁芳. 书屋. 2002(08)
[3]大学理念:对知识存在状态的关注[J]. 张男星. 江苏高教. 2001(06)
[4]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整合认同——大学定位的再思考[J]. 周光礼,刘献君. 江苏高教. 2002(01)
[5]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理念[J]. 项贤明. 江苏高教. 2001(05)
[6]略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 张鹏. 高等建筑教育. 2001(04)
[7]何谓大学精神[J]. 刘宝存. 高教探索. 2001(03)
[8]大学市场化趋势与大学精神的传承[J]. 赵婷婷.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5)
[9]自治、控制与合作——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进历程[J]. 赵婷婷. 现代大学教育. 2001(04)
[10]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批判精神的思考[J]. 陈坤华. 煤炭高等教育. 2001(03)
本文编号:3424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2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