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究——基于国内外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比较视角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究——基于国内外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比较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学前教育
【摘要】:以国内外25所高校为调查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各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上的异同,提出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结构表述的建议。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
【关键词】: 高校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学前教育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H144013) 衡水学院2013年度科研委托课题“衡水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分类号】:G652;G61-4
【正文快照】: 占我国本科院校三分之一的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年左右的转型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此种定位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实际情况,同时也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然而,“我国许多高校或专业在确定其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有过于草率的倾向,许多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炳生,刘雪东;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进鑫;适应知识经济挑战 变革高校人才培养规格[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3 林伟连;伍醒;许为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银玲;马荣娟;李文博;;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分析与思考——基于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J];才智;2011年05期
2 刘涛;;基于教育质量提升的大学课程实践性建设思考[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5期
3 丁思红;;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观之我见[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4 陈美端;改革高专教育模式,培养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游晓丽;;用工荒背景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杨昌鹏;试论新时期高职人才的培养规格[J];高教论坛;2005年04期
7 叶晓燕;;浅析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培养[J];硅谷;2008年13期
8 姜海;田春艳;;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03期
9 吴跃成;陈文华;杨文珍;;机制专业在校大学生技术资格认证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年36期
10 刘一鸣;刘静;;试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廉军;转型期的独立学院公共治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金玉;广西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蕊;陕西高校产学合作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薇;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孟素文;GD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预测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朱永江;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谨平;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构建的建议与设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龙珠;我国高等学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戚文静;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华芸;我国高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确立现代工程教育观深化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罗福午;关于工程师的素质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罗福午;关于工程师的素质培养(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九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教学模式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2 孙超;;差异化战略下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董小英;;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探析[J];现代交际;2009年06期
4 徐月华;张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20期
5 陈运明;任科宇;;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6 田银萍;邹序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校内活动规划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江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刘好月,杨海民;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层次思考[J];教育探索;1999年03期
9 赵长财;高鹏飞;;试论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对策[J];教学研究;2000年S1期
10 郭颖;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要求新探[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红梅;王有志;郭春明;;试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沈颂华;;浅析社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钱朝阳;蒲玲;金宇清;樊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的系统思考[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汪燕;;校企合作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9 卢爱工;李晴;盂祥麒;王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兴洲;应伟丽;蒋薏;;高职教育中考核方式的改革[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卫国邋通讯员 朱强;歩城镇大力培养农村适用人才[N];济宁日报;2008年
2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亚非;坚持电子信息专业特色 丰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阶段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中英合作“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项目”课题组成员 吕红 辜川毅;中职升高职,,在课程上脱节[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展涛;担承社会责任 培育民族中坚[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潘秀慧;培养高科技人才 护航新农村建设[N];温州日报;2006年
7 郭桂英;文化产业需要人文教育的支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王勇进;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N];解放军报;2002年
9 张慧 王小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李永莉;永仁县大力培养农村适用人才[N];楚雄日报(汉);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华;当代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志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余慧颖;紫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白逸仙;社会需求导向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学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婧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志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1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4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