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信息和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和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学生信息和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和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学生 信息素养 媒介素养 信息检索 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素养
【摘要】:在信息和知识时代,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的数据来源于UNESCO国际媒介和信息素养调查项目。该项目针对大学生研究习惯和行为,在国内五个区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1579份问卷。通过定量分析,反映了我国高校学生媒介和信息素养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信息素养 媒介素养 信息检索 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素养
【基金】:本次调查由UNESCO发起和组织,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资助和承担
【分类号】:G252.7;G645.5
【正文快照】: 1引言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在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的[1],是在图书馆素养(Library Literac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最为大众所知晓和接受的概念是美国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娟;张寒露;范玉珊;李复郡;贾涵;;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国内外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2期
2 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杰;卢凤伟;;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年20期
2 陈燕;廖于;;高职高专层次《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设计研究[J];重庆医学;2014年02期
3 夏志杰;栾东庆;汪明艳;;论本科生信息素养培养新模式: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式教育[J];才智;2014年12期
4 袁娅萍;;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系统中关联规则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33期
5 明娟;;独立学院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年09期
6 刘晓华;;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标准的制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年03期
7 蔡瑞;;西部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问题及对策[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李长云;刘强;朱艳辉;邓晓军;王志兵;;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三维化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年16期
9 邓晓军;李长云;彭国新;刘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年19期
10 孙书玲;马明;邵红;;高职高专院校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实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意见领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钰春;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与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慧丽;南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汪维富;信息素养2.0的内容模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建;医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化测评工具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信息技能素养评价的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蒋小平;高师物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娄丽娜;基于FAHP的山东大学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对比和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吴光东;论课程的信息本质[D];西南大学;2012年
9 宋文军;吉林省聋哑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肖露;湖北省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戈;田金徽;杨克虎;魏志鹏;;甘肃省主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4期
2 桑迪·坎贝尔 ,肖永英,袁玉英;21世纪信息素质概念的界定[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6期
3 曾晓牧;孙平;王梦丽;杜慰纯;;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年03期
4 颜务林;李亚芬;;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剖析与启示——以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TILT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年01期
5 李耀俊;;中、美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管窥[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年01期
6 吕庆阳;刘孝文;;国内外信息素质概念的界定[J];河北科技图苑;2008年02期
7 彭立伟;;学科信息素养整合教育探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8 龙凤姣;;信息素养教育概念及其形态的历史演变[J];情报探索;2009年04期
9 丛敬军,杨威;从文献检索课教学到信息素质教育[J];情报资料工作;2003年02期
10 周健;张静波;;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探讨[J];情报杂志;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莹;军队院校本科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姝;官成;;深度解读媒介素养内涵与外延[J];文教资料;2011年03期
2 张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3 刘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许俊杰;黄晶;;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黄柯;李建耀;;浅析利用教育技术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6 杜伟伟;毛晖;;浅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7期
7 李凤芹;;中学语文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1期
8 姜瑞娟;;网络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分析——从网络新闻编辑受者与传者的双重角色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9 蔡尚伟;李朗;;1949年以前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萌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考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杨晓强;;论媒介化生存时代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彩霞;;大学生媒介素养之塔顶迷雾:基于北疆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的思考[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2 樊亚平;马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媒介素养之现状与问题——以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3 徐晓红;;民族地区群众媒介素养刍议[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4 陈月华;陈荟竹;;老龄社会背景下提升我国老年群体媒介素养的若干思考[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任春艳;;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凯丽·巴查尔格特;;媒介素养与媒介[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闫欢;于冬;袁磊;汝小红;王颖;赵青;李岩巍;;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谢静;陈俊美;;共意建构: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动员与组织——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倪琳;;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孩子——一份来自上海三至五年级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报告[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通化市委党校 林淑梅 苗葳;以执政的使命意识提高领导干部媒介素养[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周大勇;媒介素养相关概念及内涵[N];吉林日报;2010年
3 王涛;把媒介素养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N];中国国防报;2011年
4 詹万承;官员应有媒介素养[N];法制日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部;“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N];人民日报;2011年
6 75100部队政治部 马必强;多样化军事任务呼唤高媒介素养[N];解放军报;2011年
7 王石川;2.0时代官员 少不了媒介素养[N];法制日报;2011年
8 郑福汉;提升领导媒介素养“功夫在诗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向良云 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电子治理重在提升政府的媒介素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南方日报评论员;提升媒介素养方能有效应对管理危机[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俊波;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意见领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郭赫男;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冯广圣;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媒介素养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谭浪;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和趋势[D];暨南大学;2010年
3 严静;论自媒体视野下微博用户媒介素养[D];西北大学;2011年
4 洪雪琼;媒介素养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吕阳;网络社会媒介素养变革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杨婷;全媒体时代公民的媒介素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楠;郑州市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马琨;乌鲁木齐市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石静;中西部农民媒介素养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彭聪;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3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9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