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论失地农民的创业培训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17 18:01

  本文关键词:论失地农民的创业培训体系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失地农民 创业培训 人力资本


【摘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大事。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而对他们的发展机会则鲜有关注。借鉴国际经验,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失地农民创业培训体系。通过为失地农民提供创业培训服务,能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从而推进公共政策从保障失地农民生存转向促进失地农民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失地农民 创业培训 人力资本
【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研究”(1ZJQN025Y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3042)
【分类号】:F323.6;C9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扩张带来了大量农村土地的转用,从而产生了众多的失地农民。按照征地数量和人均土地面积变化测算,2008年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已达5000余万[1],而且未来还将持续增加。这一庞大的群体,正面临着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他们大都表现出对生活前景的彷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岩;论美国联邦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政策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3 赵晶;;从胡森的教育平等观看美国的补偿教育——兼谈对我国实现教育平等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4 刘金荣;失地农民的贫困、补偿与可发展分析[J];经济师;2004年08期

5 郑风田;孙谨;;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年01期

6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7 曲福田;冯淑怡;诸培新;陈志刚;;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8 蔡亚林;;激活创业动力:新农村创业能力提升的希望 专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登举[J];经济;2007年07期

9 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10 郭军灵;;非营利科研机构的外部监督机制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esearch of Mechanism on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on Farmland Convers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1期

2 张树芝,卓建伟;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彭征;廖和平;黄易禄;熊祥强;;浅析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和失地农民安置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4 姚天罡;;关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模式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5 王桂梅;;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博弈的根源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6 张建;汪应宏;温丹丹;;耕地非农化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7 刘雪雁;尹锋;;浅议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8 周翔;;新形式下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9 饶雪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10 牛建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富;;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转让规则与农地产权保护——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损的法经济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怀;高磊;;我国农地流转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及其制度失衡解析——从当前我国重庆、成都、四川、广东等省土地产权流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子明;;中国土地发展权与征地效率的超边际分析——基于法经济学方法论创新的角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宋振兴;;关于宅基地的产权配置与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的探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张广辉;;政府、开发商、农民与耕地违法:理论假说与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彭佳雯;;土地督察的保障国有土地收益效果评价[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叶艳妹;孙帅;;征地补偿标准差异性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证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晓霞;;基于乡村规划转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个案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江梅;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宇文;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勋华;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巍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绍华;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袁进进;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创业者创业能力及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胡荣鑫;农地家庭经营法权关系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郭煌;我国土地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俞琳洁;无锡市失地农民的安置与保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国庆;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书民;浅析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洪英,刘苓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郑景骥;不可否定农业的家庭经营[J];财经科学;2001年01期

4 李治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鲁彩虹;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7 温锐;农民增收关键在强化农民自我创业四项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周海涛 ,曾祥效;国外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漫谈[J];广东科技;2002年04期

9 陈俊峰,朱启臻;论农民教育观的变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9期

10 陈荣彬,陈友订,杨观宋,徐炎康,陈文丰;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周诚;[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记者 王秀;[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丘丽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政府责任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龙江军;;公仆辛玉坡[J];中国人才;2009年14期

3 胡伟;王晓敏;郑彩云;;广州失地农民技能培训机制创新[J];当代经济;2009年18期

4 郭云飞;王琼海;;失地农民创业培训现状及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5 周文波;;离土乐业:沿滩农民的幸福生活[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1期

6 章辉美;何芳芳;;失地农民社会分层机制的实证研究[J];江汉论坛;2008年05期

7 戴悦;肖建敏;;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以经济社会学理论为分析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8 郭素玲;;安阳市失地农民就业资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周琳琳;;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转型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博;;社会资本缺失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2 褚文会;;廊坊市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对接[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3 刘华平;;陕西城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4 肖芳;;半城市化阶段都市圈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模式的探讨[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5 朱名华;;城市化不能让农民失地又失业——临桂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李加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商业养老保险补充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失地农民问题[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8 刘芩君;;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探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季晓华;;失地农民安置的现状、对策以及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10 刘雷;邓琴;邵技新;;毕节试验区大中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讨[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辜松柏;长沙失地农民接受创业培训[N];湖南日报;2004年

2 段黎明邋邱运礼;筑牢“民生之本” 奠定“和谐之基”[N];成都日报;2008年

3 记者 常虹;培训作年礼 送给失地人[N];秦皇岛日报;2007年

4 何云祥邋徐金猴;合肥培养失地农民当“老板”[N];农民日报;2007年

5 陈忠权邋通讯员 刘恩艳 倪正伟;首批106人开始自主创业[N];天津日报;2008年

6 王端鹏;历城培训失地农民破解就业困局[N];济南日报;2008年

7 台财;烟台:帮扶失地农民就业[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民建市委主委 杨海钧;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N];抚顺日报;2007年

9 赵静邋国臣;双塔山镇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N];承德日报;2007年

10 魏宵迈 周刚;太仓:八成失地农民有保障[N];中国财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黄凤;基于人力资本的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薪酬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车卡佳;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冬梅;我国高新区科技人力资本生态拟合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7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8 邱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丽红;基于知识资本放大原理的咨询项目知识共享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卫玲;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军;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赵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制度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左丽;我国城中村失地农民住房安置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杜雪梅;内蒙古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滕学琴;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陈肖燕;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朱谚;广西地方政府征地诱发的农村群体性冲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公维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损益补偿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志;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0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50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