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20:05

  本文关键词: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康复 课程开发 智力落后儿童 培智学校


【摘要】: 我国培智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言语语言障碍,如何改善和提高他们的言语语言能力,一直是培智学校和儿童语言康复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2007年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实施,培智学校越发重视语言康复课程的实施。目前,我国培智学校语言康复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严重缺乏语言康复课程及教材,从集体化语言康复角度进行培智学校课程开发的研究较少,将言语矫治、语言教育、认知训练结合起来系统地研究培智学校学生语言康复的课程在国内尚属空白。 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初步编制适用于培智学校低学段学生的语言康复课程,以弥补国内此方面研究的不足,这对培智学校语言康复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培智学校学生的语言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提出了“口语表达训练与言语矫治相结合、非口语表达训练与辅助沟通相结合、语言理解训练与认知训练相结合,以及注重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在语言康复中的运用”的康复训练注意要点,并据此开发了以医教结合思想为指导,以矫正弱智学生言语缺陷和语言障碍为目标,以言语康复方法和语言教育方法为手段,在培智学校学前阶段、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实施的集体化语言康复教育。 从言语、语言、认知角度设置语言康复课程目标,据此目标编制了包括拼音、词、词组和句子的语言康复课程内容,设计了“先言语康复,再语言教育,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语言言康复课程活动,并编制了语言康复课堂即时评价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生语言学习情况评价表》。最后,通过为期六个月的语言康复课程实践,以个案研究方式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语言康复训练注意要点和语言康复课程是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康复 课程开发 智力落后儿童 培智学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6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研究背景10-17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2
  • 第二节 培智学校语言康复课程现状分析12-15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思路15-17
  • 第二章 培智学校语言康复课程开发17-40
  • 第一节 培智学校学生语言康复的理论基础17-22
  • 第二节 语言康复课程目标的设置22-24
  • 第三节 语言康复课程内容及编制24-31
  • 第四节 语言康复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31-37
  • 第五节 语言康复课程评价37-40
  • 第三章 语言康复课程实施的效果分析40-51
  • 第一节 语言康复课程实施班级的基本情况40-41
  • 第二节 语言康复课程前后语言能力比较的个案研究141-48
  • 第三节 语言康复课程前后语言能力比较的个案研究248-50
  • 第四节 语言康复课程效果的讨论50-51
  • 第四章 总结51-53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果和创新之处51-52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后续展望52-53
  • 附录53-67
  • 参考文献67-70
  • 后记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红丹;;对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解读[J];考试周刊;2008年12期

2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流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陈亚萍;智力落后儿童语言训练尝试[J];社会福利;2004年03期

4 刘嫣静;;中重度弱智儿童学习目标体系研究报告[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黄昭鸣;李孝洁;张伟锋;张磊;杜晓新;周红省;;特殊需要儿童语言干预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年05期

6 马玉贵;邹冬梅;;浅谈弱智儿童语言训练及语言障碍的矫正[J];现代特殊教育;2000年07期

7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3期

8 刘春玲,马红英,杨福义;弱智儿童对词汇理解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9 杨福义,刘春玲;中重度弱智儿童词汇表达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10 昝飞,刘春玲;弱智儿童语音发展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孝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词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9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79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