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对农民工职业选择及接受培训问题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6:22
本文关键词:文化资本对农民工职业选择及接受培训问题的影响研究
【摘要】: 本文利用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北京、上海、山东、贵州等全国十个省市各个行业近万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农民工所具有文化资本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SPSS软件等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文化资本和农民工打工动机、就业、培训以及收入情况的相关性。并在深入分析影响农民工文化资本存量的深层原因的基础上从教育视角提出了提升农民工文化资本积累的对策建议。 调查发现,农民工的文化资本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表现为文化资本现状整体偏低,学力水平更低,具体之,农民工群体的学历只在初二水平,而学力尚未达到小学水平,在语文、科学与数学知识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整体缺乏法律意识,不能通过法律手段较好的保护自身权益;其次,经济资本匮乏无法构成文化资本提升的有力支撑;再次,文化资本无法与其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形成良性互动。 通过运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农民工的文化资本严重影响着其就业机会、就业能力以及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一,农民工的文化资本与其打工动机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农民工的教育程度越高,打工动机中积极因素的比例越大,相反,农民工所受教育的程度越低,越倾向于为生计所迫而消极外出打工;第二,农民工的文化资本与其从事的职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具体之,较高的文化资本存量对其就业机会、职业选择和职业期待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第三,农民工的收入与其文化资本呈明显正相关,而且相关非常显著。第四,农民工文化资本与其打工生活感受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对打工生活感到满意和感觉还可以的农民工,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少,而对打工生活感到不太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农民工,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多;第五,是否参加过培训对其职业和收入的相关不显著。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笔者从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方面的制度因素、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不足方面的社会因素以及农村整体教育质量不高方面的教育因素三个角度对农民工文化资本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如下四点对策建议: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夯实农民工的文化基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重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力建设农民工培训工程,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扩大补偿教育内涵,践行终身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2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咏梅;蒙古族进城农牧民职业选择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3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15318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