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影响成人参与继续教育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05 04:08

  本文选题:继续教育 切入点:劳动力市场结构 出处:《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继续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劳动者职业能力、满足人们多样化学习需求、缩小社会的知识差距、促进公平有着积极作用。但是,不同群体对继续教育的参与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由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外部劳动力市场结构两个层次构成的劳动市场结构是影响成人参与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应运用适当的政策和制度对劳动力市场上因结构因素造成的教育培训不公平现象进行调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强化政府的调节、监督、干预、管理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管理,提高企业培训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在教育培训上的投入和参与。
[Abstract]:Continuing educa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developing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workers, meeting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people, narrowing the knowledge gap in society and promoting equity.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labor market 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labor market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adult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systems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labour market. The unfair phenomen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aused by factors can be adjusted. With the full use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Strengthen government regulation, supervision, intervention, management role,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ve management between departments, improve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various social resource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vestment and participation.
【作者单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青年课题“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及相关政策”(课题批准号:EGA0602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韩民;郝克明;;终身学习背景下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公平及其政策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2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3 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4 李萍,刘灿;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J];经济学家;1999年06期

5 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钧鹏;略论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职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王文波;袁田田;高雨婷;林波;;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刘葳葳;安和平;;新生代农民工工资诉求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基于河南3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4 李艳秋;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1期

5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赖德胜;经济转型与教育失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杜兰英;张珊金;;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和劳动力市场建设[J];商业研究;2006年13期

8 李雪峰;;创新、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荷兰经验[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9 刘铮,何炼成;论西部地区知识化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杨棉华;杨程玲;;试论现代城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与分布结构——以广东省为例[J];创新;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安;;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前提条件及局限性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周裕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研究[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3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李兰兰;;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王蕊;;影响成人参与教育培训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湘萍;丁小浩;;企业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湘萍;;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志丽;;北京、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本-外”分割:现状、归因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向前;刘明杞;张怡曼;张海娇;林晓敏;;人才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曹树伟;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昕渝;长沙高星级饭店女性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叶环宝;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杜阿维;中国城镇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及完善途径[D];西北大学;2011年

6 赵司嘉;北京市十六区县地区差距的多元统计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7 王莹;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中的政府责任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肖建敏;中国农村知识贫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戴悦;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市例证[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笑梅;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鞍钢;知识与发展:中国新的追赶策略——写于建国50周年[J];管理世界;1999年06期

2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3 ;上海:城市职工与农村民工的分层与融合[J];改革;1998年04期

4 丁金宏,吴绍中,孙小铭,,黄晨熹;外来民工对上海市职工再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1995年03期

5 赵敏;上海若干企业外来劳动力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03期

6 杨云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囿——基于普查资料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7 蔡

本文编号:1568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68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