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大学:终身学习的载体
本文选题:虚拟大学 + 终身学习 ; 参考:《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摘要】: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要通过完善的教育体系来实现,虚拟大学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实现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perfect education syste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the virtual univers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s the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Realizing the go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21 st century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作者单位】: 临沂师范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7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瑞花;;虚拟大学——终身学习的园地[J];成人教育;2005年12期
2 刘瑞花,张震;虚拟大学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2005年04期
3 张建伟,段崇江,王学优;虚拟大学的框架结构及质量保证[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4 宋玉田;德国的虚拟大学[J];成人高教学刊;1999年02期
5 董立民,袁建林;虚拟大学的构建与教育改革[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张达明,陈世瑛;21世纪办学新模式——虚拟大学[J];吉林教育科学;1997年05期
7 张建民;加快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新思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董秀华;从网上看国外虚拟大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5期
9 王绽蕊;庞学光;;论基础教育的终身学习化取向[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2年06期
10 周毅灵,李蓓;关于建立服装网络“虚拟大学”的设想[J];中国纺织;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克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与基础教育创新[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广义;;创建内蒙古虚拟大学的几点设想[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郝克明;;关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张蘅;程晓堂;;英语学位论文中转引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慈溪市教育局课题组;彭飞龙;陆和杰;罗科技;陈海强;刘柱杰;;构建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游清泉;周一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发展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赵立新;彭望t-;;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室外场景实时渲染系统的研究和初步试验[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斌;马志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思援;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如何构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褚宏启;终身学习体系: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3 夏文杰;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6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兴化市陈堡镇初级中学 马永成;如何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孙文振;清华:把“虚拟大学”办到贫困地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沈祖芸;“随身大学”培养数万“当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严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形容词型式评价取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顾姗姗;负反馈、修正后输出、注意和感知对外语发展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杨柳燕;交替传译学习者英语口译产出的流利性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朱晓申;大学英语成功学习者综合培养路向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翠;韩国汉语学习者畏难情绪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立广;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关系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田久乐;数字化终身学习中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杜蓝;中国日语学习者“回问”会话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健;基于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协同学习任务生成模型[D];燕山大学;2010年
6 王颖;试议学习者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7 王颖;基于学习者情感模型的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龙居洋;关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旭;汉语学习平台中基于BIRCH聚类的用户个人信息分组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曾曦;匈牙利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8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0386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