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1:25
本文关键词:构建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教育的开放革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已深入广大民众的心中,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成了时代的强音。为回应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合作需求,更加高效地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合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本文探讨了构建学—社教育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一章)。对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说明了完成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以发展的观点具体阐述了改革进程中的学校教育,揭示了学校教育的特点,描绘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历程,总结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传统合作方式。第三章介绍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回顾了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积极推进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第四章以绍兴市的学社教育合作状况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以求管中窥豹。本章介绍了绍兴市的文教发展概况,总结梳理了绍兴市学社教育合作表现,并通过对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出合作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倾向。论文这一部分采用从分散到综合,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揭示了学社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缘由、困境和趋势。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第五章)。本章提出了组建学社教育共同体的设想,阐述了其意义,并提出组建学社教育共同体的基本框架:前提条件——提升各方合作观念;组织保证——设计合理运作机制;推动力量——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根本基石——推动相关法规建设;合作利器——采用现代通讯手段。
【关键词】:社区教育 学校管理 合作教育 学社教育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521;G77
【目录】:
- 第一章 对本研究的综述9-19
- 一、课题的界定9-11
-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11-18
- (一) 研究背景综述11-15
- (二) 本研究的意义15-18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18-19
- 第二章 改革进程中的学校教育19-27
- 一、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19-20
- 二、学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20-23
- 三、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传统合作方式23-27
- 第三章 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27-39
- 一、社区教育及其发展历程27-33
- (一) 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27-30
- (二)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历程30-33
- 二、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走向33-36
- 三、积极推进社区教育法制建设36-39
- 第四章 对绍兴市学—社教育合作的分析39-54
- 一、绍兴市文教发展概况39-41
- 二、绍兴市学—社教育合作表现41-47
- 三、基于实际调查的社区教育发展分析47-54
- 第五章 学—社教育共同体的构想54-67
- 一、构建学社教育共同体的意义54-56
- 二、组建学社教育共同体新框架56-67
- (一) 前提条件:提升各方合作观念56-58
- (二) 组织保证:设计合理运作机制58-60
- (三) 推动力量:激发家长参与学校60-62
- (四) 根本基石:推动相关法规建设62-65
- (五) 合作利器:采用现代通讯手段65-67
- 结束语67-69
- 附录 学校与社会关系的问卷调查表(三份)69-75
- 参考文献75-80
- 后记8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璐;区域性学校与社区合作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丽梅;广播电视大学参与社区教育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彩e
本文编号:387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8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