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席卷全国,到目前已发展到约1.2亿农民工的庞大规模。农民工填补了城市二、三产业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和户籍制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依然是徘徊在城市边缘的乡下人。提高进城农民工素质对于是破解“三农”问题、践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城市化进程和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乃至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八年,农民工素质偏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使大部分进城农民工的素质和劳动技能远远不能适应各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服务的原则,重点开展对农民工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同时,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形成由政府统筹全局、由农民工自身的“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行业组织及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新格局。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是把我国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的基本途径和紧迫任务。
【关键词】:农民工 教育培训 人力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目的、研究构架和研究方法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流程构架11-12
- 1.2.3 研究方法12
-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12-13
- 2 农民工培训的基本理论依据13-23
- 2.1 国内外农民工培训研究综述13-18
- 2.1.1 农民工概述13-14
- 2.1.2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理论研究概述14-17
- 2.1.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相关研究17-18
- 2.2 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类别18-20
- 2.2.1 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指导思想18
- 2.2.2 进城农民工人培训基本原则18-19
- 2.2.3 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的类别19-20
- 2.3 进城农民工培训理论依据20-23
- 2.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0
- 2.3.2 人力资本理论20-21
- 2.3.3 利益驱动理论21-22
- 2.3.4 生存—关系—发展理论22
- 2.3.5 再社会化理论22-23
- 3 农民工培训功能分析及动力构成23-34
- 3.1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功能分析23-26
- 3.1.1 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切入点23-24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24
- 3.1.3 践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24
- 3.1.4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24-25
- 3.1.5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25-26
- 3.1.6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26
- 3.2 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的动力构成26-34
- 3.2.1 制度动力26-28
- 3.2.2 利益动力28-30
- 3.2.3 经济社会发展动力30-34
- 4 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及战略框架构建34-48
- 4.1 国外农民工培训分析34-36
- 4.1.1 美国农民工培训分析34
- 4.1.2 德国农民工培训分析34-35
- 4.1.3 英国农民工培训分析35-36
- 4.1.4 日本农民工培训分析36
- 4.2 我国进城农民工培训的现实依据36-40
- 4.2.1 农民工对培训的理性思考36-37
- 4.2.2 农民工人力资源存量大,工作、生活状况不佳37-38
- 4.2.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人力资本稀缺38-40
- 4.3 我国进城农民工培训现状研究40-42
- 4.3.1 亦工亦农兼业身份制约培训投入40
- 4.3.2 现有的合法权益还未得到有效保护40-41
- 4.3.3 企业缺乏参与培训积极性41
- 4.3.4 培训供需渠道不畅41
- 4.3.5 培训机构日趋多元化和分工协作日渐成型41-42
- 4.3.6 政府的主导型供给模式初步建立42
- 4.4 农民工教育培训战略框架的构建与实施42-48
- 4.4.1 “农民工教育与培训工程”的主要内涵42-43
- 4.4.2 “农民工教育与培训工程”的具体实施43-48
- 5 进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路探究48-60
- 5.1 农民工层面48-49
- 5.1.1 树立终身培训观念48-49
- 5.1.2 规划个人职业生涯49
- 5.2 社会层面49-51
- 5.2.1 专业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工作49-51
- 5.2.2 劳务中介部门做好农民工人才资源库建设51
- 5.3 企业层面51-52
- 5.3.1 用人单位提供培训机会51
- 5.3.2 完善用人单位的培训体系51-52
- 5.4 政府层面52-60
- 5.4.1 加强统筹领导,转变政府职能52-54
- 5.4.2 加强服务力度,,落实激励措施54-55
- 5.4.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培训的法制氛围55-56
- 5.4.4 重视投资、融资,提供资金保障56-58
- 5.4.5 积极推动“阳光工程”58
- 5.4.6 破除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体制障碍58-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6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力资源开发:紧迫的时代课题[J];成人高教学刊;1998年02期
2 高志中;教育培训为企业资产、产品和人才重组服务[J];山西成人教育;1998年10期
3 娄伟伟;现代企业的教育培训应从三方面更新观念[J];中国培训;1999年12期
4 朱云龙;在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3期
5 张仁兴;学习型组织的教育培训[J];航天工业管理;2004年05期
6 王跃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年03期
7 张铁;王宏;;浅谈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4期
8 罗忆源;;农民工教育社会需求的特殊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4期
9 张素玲;;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9期
10 卢建中;谢沅芹;;教育培训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现代农业;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行;;试论中共执政以来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沈明辉;;烟草营销人才的教育培训理论与途径初探[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颖;曹芳;;非公有制企业教育培训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卫琳;;工商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探索[A];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有奖征文获奖文集(选编)[C];2004年
5 林建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王晓娟;于英华;;谈病案管理队伍的教育培训[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徐钦军;高荣杰;彭锡锁;;实施校村共建 探索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新机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徐尤峰;谢汉竹;;电网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A];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黄平;曾昭磐;;教育培训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孙保灵;王建周;王长江;;建筑施工安全监理之困惑[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苏宁 记者 贺云鹏;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N];齐齐哈尔日报;2007年
2 吕晓宇;我省农民工年均工资首破1万元[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周晓东;农民工入“工会”应提速[N];江淮时报;2005年
4 晓明 玉成;关注农民工“入党问题”[N];吉林日报;2005年
5 通辽市电力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适应发展,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N];通辽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倪作霖 王继常 王义;十九局集团三公司一批农民工走上基层领导岗位[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7 沈振兴邋黄红芳 陆剑;全省900多万农民工人均月收1205元[N];新华日报;2008年
8 王大军;家门口受训 六成农民工市内就业[N];雅安日报;2008年
9 记者 崔国玺;大连:用3年将建筑农民工从“力工”培训成技工[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记者 杨军 通讯员 仵新卫 姜康;兰州局将开行78列临客运输进疆农民工[N];人民铁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晏;油田产业循环经济科学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郝婷;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张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鲁柏祥;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郝清;城市农民工人力资本转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9 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周应堂;20世纪苏中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慧;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周永刚;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董浩;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张慧;人众人教育集团体验营销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姚瑞敏;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徐术金;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陈玉霞;中国当代法官教育培训模式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朱敏;城市化区域农民教育培训的创新和发展探析[D];浙江大学;2005年
9 应光;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剑飞;雅安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8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