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我国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03 02:15
本文关键词:对加强我国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高校 现状与原因分析 对策
【摘要】: 人类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在历史上,一部人类文明的光辉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各个民族多元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正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才使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色彩缤纷的多样性,这是整个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文化通过教育传承,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功能,即通过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来促进文化与人的发展,民族教育也不例外。在我国,民族教育一般都是指少数民族的教育。它相对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就体现在民族性上。由于每一个民族都处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它的发展与生存方式都各具特点,因而创造的文化也独具特色。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其本质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体现出的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既然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的特征,那么民族教育也应当表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应当传承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发展日新月异,其办学水平大有向普通综合高校靠近的趋势,可喜可贺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关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诸多问题。民族高校课程结构单一,少数民族主体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大众对民族院校的片面认识,都在阻碍民族高校特色的发展,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更是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国民族高校为载体,对呈现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我国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对策。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民族院校的办学经验,在学习的基础上予以融合,使我国民族高校能够保持其特殊的民族气质,保护、鼓励、发扬和发展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高校 现状与原因分析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59.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导言10-16
-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10-11
- (一) 选题缘由10-11
- (二) 研究意义11
- 二、相关文献综述11-13
- 三、理论依据13-16
- 第一章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16-26
- 一、少数民族16-17
- 二、传统文化17-18
-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18-23
- (一) 物质文化19-20
- (二) 精神文化20-21
- (三) 组织制度文化21-22
- (四) 行为文化22-23
- 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23-26
- (一) 历史悠久性与文化多元性23-24
- (二) 民族独特性与交融性24-25
- (三) 文化稳定性与变异性25-26
- 第二章 加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6-31
-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26-27
- 二、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27-31
- (一) 历史以来对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27-28
- (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8-29
- (三)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29-31
- 第三章 民族高等教育是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31-40
- 一、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31-33
- 二、民族高等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33-35
- (一)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多元影响33-34
- (二)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特有的文化功能34-35
- 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35-40
- (一) 勤劳节俭方面36-37
- (二) 婚姻家庭方面37
- (三) 人的社会属性37-38
- (四) 全民爱国主义精神38-40
- 第四章 当前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40-46
- 一、民族高校现状分析40-44
- (一) 学校教育未能承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40-42
- (二) 公众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两大认识误区42-43
- (三)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43-44
- 二、对于上述现状原因的分析44-46
- (一) 体现在民族教育的课程单一性方面44
- (二) 人们的价值取向大多倾向于主流文化44-46
- 第五章 加强我国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对策与途径46-54
- 一、适当增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46-47
- 二、增强民族院校师生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感47
- 三、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设47-53
- (一) 衣食住行48-50
- (二) 文学艺术50-53
- 四、借鉴国外民族高校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玉梅;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对加强我国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高校 现状与原因分析 对策
,
本文编号:512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1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