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参与式农民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04 06:43

  本文关键词:参与式农民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参与式农民培训 农业推广 行为逻辑 农民田间学校


【摘要】:由于传统农民培训存在诸多弊端,于是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一方面介绍了作为参与式农民培训典型模式的农民田间学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从多学科理论出发为参与式农民培训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提出建议和进路。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
【关键词】参与式农民培训 农业推广 行为逻辑 农民田间学校
【基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的资助,项目编号为102009-001,项目名称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参与式学习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一、参与式:一种现代农业推广理念“参与式”概念是在后发展主义时代学者对传统发展思想的不断反思与批判中逐渐形成的,其核心主要强调发展应该回归到作为主体的人本身。“参与式”来源于学者思想层面对“唯技术论”和“唯增长论”的批判与反思,在理论层面则是对“协调发展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晓彤;刘慧;;“授之以渔”——参与式教学新论[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刘娟;孙素芬;郭强;;现代农业背景下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生;加强科技推广工作 促进农业科研创新[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2 李维生;;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3 丛晓峰;高霞;;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培训”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4 柴家杰;李冬梅;向仕容;;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业推广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5 游玉;;农业推广工作中的集体指导法[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4期

6 孙永飞;张国军;;关于加强新昌农技推广网络建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7期

7 李军;贾冬梅;刘成启;刘立平;王亚平;;玉米套袋授粉中常见问题及防止措施[J];北京农业;2010年15期

8 罗朝斌,赖钢;提高家蚕新品种推广应用效果的思考[J];蚕桑茶叶通讯;2005年03期

9 陈凌霄;;论建立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的必要性[J];福建农机;2006年03期

10 樊军亮,雷锦霞,齐顾波;参与式技术开发促进农民自身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树忠;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刘战平;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聂海;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陶佩君;社会化小农户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叶良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潘文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8 莫鸣;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黄家章;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陈辉华;王孟钧;;《管理学原理》参与式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高启杰;论农业技术发展中的农民参与[J];古今农业;2004年04期

4 焦彩珍,王升;主体参与的要义、逻辑起点及其境界[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张华龙;课程目标一体化与体悟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4期

6 黄洁;李开绵;叶剑秋;唐军;刘永花;;我国“参与式研究”的发展与政策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7 杨传祥;农民培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学强;唐德华;李云松;罗思富;;得荣县农业推广之得失与启示[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田北海;徐燕;;制度安排与行动逻辑: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籍农民工的调查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1年06期

3 陈浩天;;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情消费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4 徐士铁;罗阁山;;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及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石家庄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石家庄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走过30年辉煌历程[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8期

6 王珊;赵美芳;张磊;汤国辉;;高校创建专家工作站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1年04期

7 张永升;杨建肖;陶佩君;;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与供给评价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年02期

8 薛天山;;“单位”研究的回溯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章潇;孙秀玲;;社会服务: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的本土化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姚春玲;金良;史俊宏;;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的探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永敏;王人民;;农业推广协同与发展[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崔新明;;从加拿大农业推广的实践看我国农业推广的改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周可金;;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经营[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4 张洪松;解娟;;农业推广产业化障碍因素分析[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乔济深;朱建东;张勤;;论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农业推广途径的创新[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王勇琦;;浅析基层农业推广中农民的需求及行为改变[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唐永金;;认知、态度理论及其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8 许时伦;张新民;刘永顺;;连锁辐射农业推广模式方法研究[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9 郑永敏;;合作社——柳市镇农业推广创新机制之路[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嵩;;毕节地区农业推广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春 记者 张哲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农业推广新模式[N];科技日报;2009年

2 宁启文;“教育型农技推广”受欢迎[N];农民日报;2008年

3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供稿;依托农机所 广东设施农业推广硕果累累[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年

4 朱行;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N];粮油市场报;2010年

5 赵淑红;北京“农业推广教授”任重道远[N];农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马琴妙邋通讯员 马明卿;以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N];民族日报;2008年

7 记者 宁启文;中国农大推行农业推广教授制度[N];农民日报;2006年

8 记者 吴美章;我省大力培养农业推广人才[N];福建日报;2009年

9 孙宇河;以创新的思维 开拓农业推广新思路[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崔璀邋通讯员 金志红;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班面向全市招生[N];丽水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军;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3 朱方长;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设计[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鲁柏祥;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佩君;社会化小农户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潘文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9 薛庆林;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董亚炜;政府职能、国家权力与社会发展[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枫;冀中南麦棉一体化栽培技术推广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朱春生;农业产业化格局下江苏农业推广组织参与式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赵大伟;我国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战略的探讨[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陈宏涛;农业技术进步背景下提高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陈凤敏;石家庄市农业技术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郭从杰;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推广政策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根全;农业推广的国际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翟雪玲;农业推广理论与体制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程洪涛;政府主导下的农业推广中精英推广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白义川;天津市植保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69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69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