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冷热疗对柔韧性练习效果影响的观察

发布时间:2017-10-21 05:23

  本文关键词:冷热疗对柔韧性练习效果影响的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柔韧性 冷热疗 关节活动度


【摘要】: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从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入手,运用静力拉伸方法,试图尝试建立与其它方法(冷、热疗物理因子的刺激)相结合,通过观察加温和冷疗对大腿股后肌群柔韧性的练习效果,为进一步制订柔韧性训练方案、科学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以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的大学生50名为实验对象,男女比例1:1,年龄在20~23岁,按不同的干预条件的实施随机分为5个组(拉伸组、热+拉伸组、拉伸+冷、热+拉伸+冷、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它4组均采用强度、动作和时间相同的静力拉伸练习,对大腿后侧肌群部位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练习频率:每周5次;共6周。)以下肢髋关节直腿屈髋ROM和坐位体前屈成绩为测试指标,在实验前、3周后和6周后分别进行测试。以SPSS17.0数据统计对各实验进行实验前后的组内与组间的比较,分析不同干预条件的实施对提高柔韧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1.各组柔韧练习对髋关节柔韧指标的变化情况:除对照组外,拉伸组、热+拉伸组、拉伸+冷组、热+拉伸+冷组对训练前、后坐位体前屈成绩、主动直腿屈髋关节活动度(ROM)、被动直腿屈髋关节活动度(ROM)值进行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发现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前后平均均值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拉伸+冷组对柔韧指标影响幅度较大,拉伸组最小,热+拉伸组与热+拉伸+冷组在A、C组两组之间。2.对训练后坐位体前屈成绩、主动直腿屈髋ROM、被动直腿屈髋ROM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P=0.0000.01,有差异性,查看事后检验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发现:拉伸+冷组对坐位体前屈成绩、主动直腿屈髋ROM、被动直腿屈髋ROM均值明显比其余各组均值要大。3.各组不同周期柔韧指标的变化情况:在0-3周静力拉伸练习对髋关节柔韧指标提高量幅度较大——坐位体前屈值提高量为5.06±1.54厘米,主动直腿屈髋ROM增长值为19.40±4.24°,被动直腿屈髋ROM增长值为28.93±3.00°:3-6周静力拉伸练习对髋关节柔韧指标呈现较为缓慢的增长趋势——坐位体前屈值提高量为2.24±0.57厘米,主动直腿屈髋ROM增长值为7.00±2.61°,被动直腿屈髋ROM增长值为6.2±0.90°。研究结论:1.冷热疗对柔韧性练习效果的改善较其他组分析可知,拉伸+冷疗更具有优势。2.冷热疗对拉伸部位的局部刺激,各组髋关节柔韧指标相对于训练前提高量对促进柔韧性指标影响的效果:拉伸+冷组提高幅度最大,拉伸组提高幅度较小,热+拉伸与热+拉伸+冷在两者之间。3.在静力拉伸大腿股后肌群练习的过程中,髋关节柔韧指标坐位体前屈成绩、主动直腿屈髋关节活动度ROM和被动直腿屈髋关节活动度ROM在前三周(0-3)提升较快,随之往后的练习中提升渐慢,说明柔韧练习在某一特定时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专门性。
【关键词】:柔韧性 冷热疗 关节活动度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8.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1 前言9-19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10
  • 1.3 文献综述10-19
  • 1.3.1 相关概念的阐述10-11
  • 1.3.2 柔韧的分类和专门化11-13
  • 1.3.3 关于柔韧性训练在体育中的运用13-15
  • 1.3.4 影响柔韧性的因素15-16
  • 1.3.5 增进柔韧性的方法16-18
  • 1.3.6 柔韧性的测量与评价18-19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4
  • 2.1 实验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4
  • 2.2.1 文献资料法19
  • 2.2.2 实验法19-22
  • 2.2.3 体育测量法22-24
  • 2.2.4 数理统计法24
  • 2.2.5 比较分析法24
  • 3 研究结果24-33
  • 3.1 各组柔韧练习对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影响24-27
  • 3.1.1 训练前后各组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测试结果24-26
  • 3.1.2 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对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提高量比较26-27
  • 3.2 各组柔韧练习对直腿屈髋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27-33
  • 3.2.1 各组柔韧练习对主动直腿屈髋ROM的影响27-30
  • 3.2.1.1 训练前后各组主动直腿屈髋ROM测试结果27-29
  • 3.2.1.2 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对主动直腿屈髋ROM的提高量比较29-30
  • 3.2.2 各组柔韧练习对被动直腿屈髋ROM的影响30-33
  • 3.2.2.1 训练前后各组被动直腿屈髋ROM测试结果30-32
  • 3.2.2.2 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对被动直腿屈髋ROM的提高量比较32-33
  • 4 分析与讨论33-38
  • 4.1 各组对髋关节柔韧指标影响的分析34-36
  • 4.1.1 各组对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影响34
  • 4.1.2 各组对主动直腿屈髋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34-35
  • 4.1.3 各组对被动直腿屈髋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35-36
  • 4.2 冷热疗对髋关节柔韧性影响的分析36-38
  • 4.2.1 冷疗对柔韧性的影响36-37
  • 4.2.2 热疗对柔韧性的影响37-38
  • 5 结论与建议38-40
  • 5.1 结论38-39
  • 5.2 建议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大江;新坐位体前屈测定法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孙庆彬;杜云;陈诗强;;坐位体前屈的测量效度分析[J];体育科技;2007年02期

3 徐玉明;满会磊;;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欲测属性的解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年04期

4 姚立明;张飞玲;;有效发展学生“坐位体前屈”能力的教与学[J];体育教学;2014年03期

5 李金丽;;趣教坐位体前屈[J];体育教学;2006年03期

6 张淑苹;;如何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J];体育师友;2008年05期

7 朱保荣;;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的练习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7期

8 吴俊;;组织低年级学生学练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01期

9 王爱娣;;让瑜伽走进学生的坐位体前屈练习中[J];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01期

10 冯鹏;;趣练“坐位体前屈”[J];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义;王宇;;改进的坐位体前屈测试方法及其有效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周琴璐;江崇民;;北京市6-22岁学生柔韧性测试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任文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窦娜;庄洁;陈佩杰;;成年男性BMI的变化对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的影响[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5 张建国;谭明义;周学荣;陶占泉;张雪琴;;城市高龄老人肌力、柔韧、平衡能力的评价与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6 于晶;曹君me;李财福;;不同海拔地区3—6岁幼儿体质的比较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 苗兰风;体育高考中坐位体前屈的训练[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 赵林林;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练习几法[N];中国体育报;2010年

3 倪颖;实施健康工程 铁东学生跳起来动起来[N];鞍山日报 ;2007年

4 曹夫;老年人趣味锻炼[N];中国水利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李禾;健康自测一体机,从治病到防病[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旭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即将出台[N];中国体育报;2002年

7 记者 宗河;学生体测成绩良好方可参加评优评奖[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刘苏;徐州人体质总合格率96.25%[N];徐州日报;2014年

9 记者 车阳阳;学生体质堪忧 刚性措施多方“点赞”[N];各界导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宇;加温对柔韧训练效果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会磊;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欲测属性的解析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2 石书翠;冷热疗对柔韧性练习效果影响的观察[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3 高东波;坐位体前屈的测量效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高升;儿童青少年柔韧素质测试方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晓平;2000-2005年中国老年人体质比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晓东;影响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运动员发生急性损伤危险性的关键体能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叶长林;老年人握力与体适能关系以及握力器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8 苏光;2005年和2010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对比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9 刘德鹤;江西省60~69岁老年人体质现状以及对比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赵开;30人31脚项目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1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71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