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手球运动员下肢加压训练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22:04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手球运动迅速发展,手球的比赛规则也在逐渐的完善,从而使手球运动变得更加激烈。手球是同场对抗集体性球类项目,身体对抗性很强的接触性运动。随着手球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一种因素。运动员力量素质作为其体能水平的基础,在体能训练中也备受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体能训练逐渐成为指导训练的发展趋势,使训练方法变得越来越科学化。其中,加压训练在体能训练中是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它凭借强度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已在普通人群的肌肉增长和肌力训练效果方面得到了初步证实。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高水平男子手球运动员进行下肢加压训练干预,探究加压训练对高水男子平手球运动员身体成分、下肢肌肉围度、肌肉力量、爆发力、速度、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查阅国内外关于手球运动特征、加压训练机制以及在体能训练等方面的有关资料信息为本文提供充分可靠的理论支撑。选取北京市手球队16名男子手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人,其中实验组在加压训练条件下进行低强度深蹲训练,对照组在不加压条件下进行传统强度深蹲训练。进行8周的实验...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手球运动
1.1.1 手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1.2 现代手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1.3 手球运动对体能的要求
1.2 传统力量训练在肌力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3 加压训练
1.3.1 加压训练的概述
1.3.2 加压训练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1.3.3 加压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3.4 加压训练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3.5 加压训练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1.3.6 加压训练在内分泌方面的研究
1.3.7 加压训练在肌电方面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验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成分测试结果与分析
3.2 身体围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3.3 深蹲最大力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 爆发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6 速度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3.7 灵敏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水平男子手球运动员下肢加压力量训练效果实证研究[J]. 王明波,李志远,魏文哲,赵之光,陈冲,黄俊朋.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2]下肢低强度加压训练中血流受限部位和未受限部位肌肉活动的差异[J]. 孙科,魏文哲,赵之光.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3]4周加压训练对男子手球运动员身体成分和最大力量的影响[J]. 李志远,赵之光,王明波,陈冲,魏文哲,梁永杰.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4]加压训练和传统增肌训练对优秀男子手球运动员部分激素及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J]. 赵之光,程金娜,魏文哲,孙科,王明波.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5]血流限制训练的应用效果与作用机制[J]. 魏佳,李博,杨威,王欣欣,冯连世,黎涌明. 体育科学. 2019(04)
[6]血流限制训练:加速肌肉骨骼康复的新方法[J]. 李新通,潘玮敏,覃华生,曲蕾,张恒银,祝新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5)
[7]加压结合抗阻训练对糖耐量减低人群骨密度、胰岛素敏感性、肌力、激素分泌影响研究[J]. 刘玉琳,叶琼,刘昊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11)
[8]数字化体能训练的理念、进展与实践[J]. 闫琪,廖婷,张雨佳. 体育科学. 2018(11)
[9]跑步搭配下肢加压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J]. 颜于力,郭立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10]加压训练搭配振动训练对老年男性骨质代谢和骨密度影响[J]. 叶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03)
博士论文
[1]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比赛跑动能力研究[D]. 李强.上海体育学院 2011
[2]越南男子手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体系的研究[D]. 陈中.北京体育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利用飞轮离心训练器进行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的肌电特征和训练效果研究[D]. 郑天晨.北京体育大学 2019
[2]不同压力的加压训练对下肢主要肌肉形态和机能的影响[D]. 赵泽铭.北京体育大学 2019
[3]血流限制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 张琴.遵义医学院 2018
[4]国内外手球边锋射门技术动作应用现状及对比分析[D]. 张文韬.首都体育学院 2017
[5]有关加压抗阻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Meta分析及实证研究[D]. 王菲.上海体育学院 2015
[6]国家女子手球队备战2010年亚运会体能训练研究[D]. 杨婧.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52567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手球运动
1.1.1 手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1.2 现代手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1.3 手球运动对体能的要求
1.2 传统力量训练在肌力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3 加压训练
1.3.1 加压训练的概述
1.3.2 加压训练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1.3.3 加压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3.4 加压训练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3.5 加压训练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1.3.6 加压训练在内分泌方面的研究
1.3.7 加压训练在肌电方面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验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成分测试结果与分析
3.2 身体围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3.3 深蹲最大力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 爆发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6 速度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3.7 灵敏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水平男子手球运动员下肢加压力量训练效果实证研究[J]. 王明波,李志远,魏文哲,赵之光,陈冲,黄俊朋.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2]下肢低强度加压训练中血流受限部位和未受限部位肌肉活动的差异[J]. 孙科,魏文哲,赵之光.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3]4周加压训练对男子手球运动员身体成分和最大力量的影响[J]. 李志远,赵之光,王明波,陈冲,魏文哲,梁永杰.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4]加压训练和传统增肌训练对优秀男子手球运动员部分激素及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J]. 赵之光,程金娜,魏文哲,孙科,王明波.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5]血流限制训练的应用效果与作用机制[J]. 魏佳,李博,杨威,王欣欣,冯连世,黎涌明. 体育科学. 2019(04)
[6]血流限制训练:加速肌肉骨骼康复的新方法[J]. 李新通,潘玮敏,覃华生,曲蕾,张恒银,祝新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5)
[7]加压结合抗阻训练对糖耐量减低人群骨密度、胰岛素敏感性、肌力、激素分泌影响研究[J]. 刘玉琳,叶琼,刘昊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11)
[8]数字化体能训练的理念、进展与实践[J]. 闫琪,廖婷,张雨佳. 体育科学. 2018(11)
[9]跑步搭配下肢加压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J]. 颜于力,郭立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10]加压训练搭配振动训练对老年男性骨质代谢和骨密度影响[J]. 叶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03)
博士论文
[1]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比赛跑动能力研究[D]. 李强.上海体育学院 2011
[2]越南男子手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体系的研究[D]. 陈中.北京体育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利用飞轮离心训练器进行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的肌电特征和训练效果研究[D]. 郑天晨.北京体育大学 2019
[2]不同压力的加压训练对下肢主要肌肉形态和机能的影响[D]. 赵泽铭.北京体育大学 2019
[3]血流限制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 张琴.遵义医学院 2018
[4]国内外手球边锋射门技术动作应用现状及对比分析[D]. 张文韬.首都体育学院 2017
[5]有关加压抗阻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Meta分析及实证研究[D]. 王菲.上海体育学院 2015
[6]国家女子手球队备战2010年亚运会体能训练研究[D]. 杨婧.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52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52567.html